編者按:中國股市每次牛市跟熊市都是反過來的,基本上一漲就是一年幾倍,然后一跌8成沒了。美國人是這樣定義牛市熊市的,那就是20%,漲20%就算牛市,跌20%就算熊市。
  管理層反復在呼喚著慢牛行情,那意思是牛市你就慢慢的漲,*4漲個好幾年,然后遇到一個小熊市,跌個20%也就差不多了,然后再漲好幾年。但恰恰是事與愿違,中國股市每次牛市跟熊市都是反過來的,基本上一漲就是一年幾倍,然后一跌8成沒了。一輪牛熊切換下來3年都用不了,接著就是長達7年的漫長熊市。我們很想問一句,這一切都是為什么?為什么美國人有的慢牛,我們就總是得不到呢?
  美國人是這樣定義牛市熊市的,那就是20%,漲20%就算牛市,跌20%就算熊市。從29年大蕭條開始計算,美國股市正好走過了25個牛熊。牛市的平均長度是32個月,大概不到3年,而熊市通常都在10個月內結束。而且平均下來,牛市能夠翻一倍,熊市只跌3成,這么一看,美國股市才是一個長期價值投資的場所。即使你不懂股票長期抱著指數不放,大概平均下來每年也有個10幾的漲幅,遠超其他投資品。所以誕生了像巴菲特這樣的穿越投資周期的大師。
  那到底為什么造成了如此之大的市場差距呢?
  首先,美國市場的監(jiān)管嚴格,證券法、證券交易法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已經出臺了,而對于信息披露人家更是零容忍,美國安然事件,把安達信直接給弄破產了。美國的上市公司,違法成本相當的高,稍有披露很可能會帶來傾家蕩產的結局,而且還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也就是說人家告你,你得拿出證據來說明自己無罪。這極大地加強了輿論監(jiān)督。讓違法無利可圖,最后大家只有好好做企業(yè),好好做業(yè)績。讓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反觀我們這里,大量的造假、概念,有人提出異議,上市公司還能動用關系,跨省抓人。券商研究員,也基本被上市公司包養(yǎng)。只寫好評價,但凡給個中性的評級,已經是破天荒了。即使退一萬步,被查了也沒大事。當年萬福生科造假獲利9個億,結果處罰才罰了30萬,真想不明白,這是不是在逗比,你是鼓勵大家在造假吧。上市公司本能的想法是,我要不造假,那就虧了。當然大部分人在熊市里是不惜的造假的,因為造假也沒卵用,而一到牛市,這上市公司的報表可就沒法看了。幾乎滿滿的全是水分。利潤大增,新業(yè)務上馬的比比皆是,跟熊市的業(yè)績根本就連不上,所以牛市里買股票,提醒大家應該把他熊市時候的業(yè)績好好看看。
  其次,中國股市散戶主導,占總數的82%,而機構投資者才15%,一般法人股還有不到3%,而美國的個人投資者只有36%,而機構投資者占比超過一半,這些理性的投資人顯然對于市場起到了更為穩(wěn)定的作用,上市公司也沒必要炒概念了,都是專業(yè)人士,沒那么好忽悠。所以大家還是實打實的做業(yè)績比較好。而咱們這最要命的是散戶主導,即使是機構也是散戶思維,甚至有的基金經理都看市場人氣炒股票。不停的換概念。這就更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第三,不尊重市場規(guī)律,在中國炒股,不是去看上市公司怎么樣,也不去關系價格到底合不合理,而是天天在猜測上面怎么想。總覺得股市就是個球,國家想讓他怎么著,他就得怎么著。于是乎打聽消息,看人民日報,看CCTV,找領導講話。這些都成了投資者的習慣。而事實上股市也確實如此,在不該發(fā)動行情的時候,給政策把股市打了雞血,在不該救市的時候,為了不失面子,不惜一切代價把股市重新頂起來。而美國一直奉行市場主導,幾乎不對市場進行干預,只有911的時候關閉過股市,但救市力度也遠遠不及我們,美國股市之后照樣還是下跌的。像管理層直接喊話,更是少之又少。
  第四,對于IPO的態(tài)度,美國是市場說了算,牛市估值高,上的人多,而熊市估值低,你愿意上我也不攔著你,不過發(fā)出來沒人買,你就別賴我了。咱們這的IPO都控制在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手里,市場好的時候天量的IPO發(fā)行,很快就把市場稀釋掉了。而再加上腦殘的退市制度,讓退市變成了一句空話,好歹有個殼就是資源,那么多沒業(yè)績沒資產的破公司賴在股市不走,就為了賣殼變現。而散戶投資者甚至一些機構也視這種重組為中彩票式的發(fā)財機會,一個公司越爛,越有人買,他們篤定反正不會退市,肯定會重組,一旦重組,股價至少翻幾倍。
  所以綜合來看,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中國股市都不會走出慢牛行情,因為中國股市和股市,本身就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為了國有股減持而生,一個是為了企業(yè)融資分享經濟發(fā)展而成立。屁股就坐歪了,所以很難有同樣的結果。
  來源:新浪財經

高頓網校精彩推薦:

2015年1月-12月財會考試月歷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財經名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