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到下開始關注糧食安全——洪濤,這篇10月23日的業(yè)界評論已給到各位讀者們啦,請大家細細品味哦。  糧食雖“安”仍需警惕風險
  國際商報2014年10月22日記者:魏橋
  10月13日,《中國糧食安全發(fā)展報告(2013~2014)》發(fā)布,這也成為我國*9部關于糧食安全評估的發(fā)展報告。
  報告以創(chuàng)新性的思路將糧食安全概念擴展延伸至糧食的生產安全、流通安全和進出口安全,主要從評估的角度,對2013-2014年間國家糧食安全進行了全面評估論證,初步設計建立糧食安全評估體系框架。
  報告強調,按照糧食安全等級層次來看,糧食短缺存在糧食危機或者糧食不安全,糧食過剩也同樣會出現糧食危機或糧食不安全。報告顯示我國現階段糧食安全總級別為比較安全。具體反映在:我國糧食生產總體為比較安全,但大豆存在潛在風險;我國糧食流通性安全為比較安全,但產后物流損失較大;我國糧食消費性安全為比較安全;糧食安全宏觀調控為比較安全。
  作為報告發(fā)布者的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中國食品(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洪濤表示,從總體來說我國糧食安全以及局部的、突發(fā)性的糧食安全問題時有發(fā)生,由于糧食的金融屬性的出現,糧食安全比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的多。“過去講到的耕地紅線、播種面積、儲備品種數量、人口占有量、糧食產量波動率等糧食安全指標已經過時,”洪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糧食安全評估指標應該是全面的,不只看糧食自給率,“現在主要從生產流通方面,金融、財政、稅收、保險、信息預警方面以及運營和保障等多方面著手。”
  *7統計數據顯示,2013/14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6900萬噸,高于早先預測的6800萬噸。而且預計2014/15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達7200萬噸,將創(chuàng)下6年*6水平。“我國大豆進口量之大,國際市場上大豆價格的波動、國際貨幣匯率差額等金融因素都對進口大豆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加之大豆期貨市場上的價格操縱,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握住糧食供應鏈的主導權。”洪濤進一步分析稱,要從大豆的采購、運輸、倉儲以及加工等方面進行供應鏈的控制,而這些則需要從提高我國糧食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入手,并探索發(fā)展中國特色的產業(yè)鏈模式。
  針對我國糧食產后物流損失較大問題,洪濤指出,我國目前糧食損耗率達12%左右,損失量巨大。從現階段來講,在我國糧食10連增的情況下,更不能把產量作為糧食安全*10指標,更應該考慮到質量和效應,減少損耗、提高產出、增加農民收入,走綠色低碳環(huán)??沙掷m(xù)發(fā)展道路才是根本。
  洪濤還談到,在大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制后,也標志著“未來我國糧食市場的發(fā)展趨勢將會依靠政策、科技、改革和市場,從這幾個方面形成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體系。”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