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網校小編在10月23日為您整理了一則業(yè)界評論的文章:2014年歐洲的困境與新興市場的“危中之機”——羅寧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并不如人們預期的那樣穩(wěn)健,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總量中占比達到17.1%的歐元區(qū),自去年下半年迎來久違的增速反彈之后,似乎又將面臨困境,股市債市大幅走低,甚至已經企穩(wěn)的主權債務也再次顯露出危險跡象。
  歐元區(qū)經濟復蘇漸緩前景不樂觀
  2014年初至今,歐洲經濟復蘇勢頭逐步放緩,前兩個季度歐元區(qū)經濟同比增速分別為0.9%和0.5%,根據彭博資訊對各研究機構預測數據的統計,第三季度增速預估加權平均值為0.75%,全年增速低于此前各家機構給出的1%樂觀預期值已是必然。
  總體上看,歐元區(qū)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未有明顯改善是繼去年下半年反彈之后增速放緩的根源。雖然歐洲央行推出的一系列寬松貨幣政策以及流動性注入方案在降低重債國主權債收益率、穩(wěn)定市場信心產生了較明顯的效果,但歐元區(qū)仍未在產業(yè)“空心化”、勞動力市場僵化等方面尋找到治病良方。目前歐元區(qū)總體失業(yè)率仍然維持在11%以上高水平區(qū)間,青年失業(yè)率高達23.3%。
  歐元區(qū)邊緣國家增長動力不足,加之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持續(xù)演化,也對核心國家形成明顯拖累。今年二季度,歐元區(qū)前兩大成員國德國和法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huán)比分別萎縮0.2%和0.3%。8月份德國工業(yè)生產指數同比收縮2.8%,近一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9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更是跌破“榮枯分界線”至49.9點。同期法國工業(yè)生產指數增幅與PMI則分別跌至-0.3%和48.8點。
  展望未來,歐元區(qū)經濟復蘇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
  一是通脹指數持續(xù)走低,通縮風險已非杞人憂天。歐元區(qū)物價指數(CPI)同比連續(xù)12個月增幅低于1%,9月份再創(chuàng)新低0.3%,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更是13個月持續(xù)負增長。各成員國刺激內需乏力,今年上半年歐元區(qū)居民最終消費支出與3年前相比,尚有1.3個百分點的缺口。美國財政部在向其國會提交的半年度報告中明確指出,“歐洲面臨風險,通脹率可能長時間低于目標,或直接出現通縮”。
  二是貨幣政策空間趨窄,“歐版QE”前景不容樂觀。為刺激持續(xù)低迷的經濟,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力度不斷放寬,目前主要再融資利率已低至0.05%,隔夜存款利率進一步降至-0.20%,“負利率”政策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傳統貨幣政策幾近喪失騰挪空間。力圖改善實體經濟融資狀況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相對較弱,銀行申請率不及預期。即將開啟的“歐版QE”雖然將直接購買中小企業(yè)資產抵押證券(ABS)和資產擔保債券,但所能取得的實際效果尚待檢驗。
  三是地緣政治動蕩加大歐元區(qū)復蘇風險。去年末以來,烏克蘭危機的持續(xù)演化不僅沖擊烏俄兩國經濟,同時從油氣輸送、貿易往來以及金融市場等方面也對歐元區(qū)主要成員國形成較大負面影響。如若危機再次惡化,必將拖累歐元區(qū)經濟的復蘇步伐。
  考慮到歐元區(qū)經濟復蘇面臨的諸多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7發(fā)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下調2014年歐元區(qū)經濟增速預測數據,并對歐元區(qū)經濟的健康狀況發(fā)出警告,稱歐元區(qū)有40%的幾率陷入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的第三場衰退。
  金融市場拉響警報
  歐元區(qū)金融市場迅速對經濟增速放緩、復蘇風險抬升做出反應,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債市價格走低,部分成員國主權債收益率快速攀升。9月30日至10月16日,歐元區(qū)斯托克50指數下跌了9.3%至2781.33點。其中,德國、法國股市市值分別蒸發(fā)1091.1億美元和1869.7億美元,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股市市值跌幅分別達到16.6%、12.6%、9.1%、13.4%。
  歐元區(qū)國債市場的表現也引發(fā)投資者的密切關注,此前隨著危機逐步企穩(wěn)而走低的重債國國債收益率近期再次反彈。截至10月16日,希臘、葡萄牙、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上月末分別上升232.9、31.2和24.6個基點至8.96%、3.48%和2.58%,德國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則下降12.7個基點至0.82%。值得注意的是,希臘主權借款成本飆升再次拉響了歐債危機的警報。一方面,關于希臘可能提前退出“三駕馬車”救援計劃的傳言在市場上蔓延,如果希臘為了獲取更自主的政策制定權而在危機尚未真正解決的情況下退出救援,未來可能再陷債務危機的泥潭。另一方面,希臘政局不穩(wěn)定因素加大,*7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反對緊縮政策的左翼聯盟Syriza目前的支持率遠遠領先其他政黨,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的風險或將加大。
  新興市場再臨
  “危中之機”
  歐元區(qū)經濟復蘇放緩對于新興市場或將產生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
  首先,歐洲市場需求對新興經濟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1至8月歐元區(qū)從俄羅斯、南非、巴西、印度進口商品占四國出口金額比例分別達到34.5%、17.2%、14.9%、10.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5.1、4.3、1.6和1.1個百分點。隨著經濟持續(xù)疲軟,歐元區(qū)對外部產品的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新興市場出口貿易或將面臨更大沖擊,從而加大新興市場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
  其次,歐洲金融市場異動也給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帶來較大壓力。截至10月16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收于970.7點,較9月末下跌了3.5%,其中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股市市值分別減少了351.5、435.9、81.1和77億美元。隨著市場緊張情緒的上揚,避險偏好明顯抬升,將進一步加大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走勢的壓力。全球市場恐慌情緒的代表性指標VIX(標準普爾500波動率指數)10月15日沖高至26.3點,較一個月前翻了一倍多。
  當然,歐洲市場風險上揚的同時,也給新興經濟體創(chuàng)造了難得的“危中之機”。幾年前,在歐債危機惡化升級之際,許多迫切想在歐洲市場擴張的新興市場投資者因潛在的巨大風險而出現搖擺,但也有部分投資者在危機中審慎研判、果斷出手,抓住“危中之機”成功實現了關鍵布局。目前歐元區(qū)雖然再次面臨困境,但就市場風險方面與危機階段相比已大幅下降。對于中國投資者而言,中歐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建設提速更為其進入歐洲市場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投資者應結合我國支持企業(yè)“走出去”尤其是對歐投資的相關政策,在合理甄別投資對象、把握國別風險的前提下,實現在歐發(fā)展的重大突破。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供職于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