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納入IMF貨幣籃子,可以扭轉(zhuǎn)“美元獨大”所催生的——“我的美元、你的問題”的局面,使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IMF的投票權(quán)與其不斷上升的經(jīng)濟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強貨幣籃子的穩(wěn)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近日表示,他們將要在11月30日,做出是否把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quán))貨幣籃子的決定。對此,一些西方媒體表示懷疑,認為人民幣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以取代日元、英鎊在新興市場央行的位置,其條件還尚未成熟。
  人民幣想要納入IMF貨幣籃子,必須具備兩個標準:首先,貨物和服務出口量必須位居世界前列;其次,自由使用貨幣。中國已滿足了*9條標準,主要障礙來自第二條標準,要求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交易中“可自由使用”(即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也正由于這一原因,可能會阻礙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因為所有其他貨幣都是由市場決定的。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jīng)濟增長速度放緩,為了挽救出口制造業(yè)、有利出口,今年8月政府允許人民幣擴大交易區(qū)間,先是小幅貶值,之后經(jīng)歷了一個一次性較大幅貶值,令美國為首的西方認為人民幣被操縱了。
  但事實上,人民幣只不過兌美元小幅貶值而已,由于掛鉤美元,隨著美元指數(shù)的上升,近年來人民幣的總體實際匯率大幅上升,成了亞洲區(qū)域最強的貨幣,遠遠強過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等;此外,這實際上給市場更多賣空人民幣的機會,削弱了人民幣兌美元和歐元的幣值。這使得人民幣越來越接近自由浮動。
  而且,從10月開始,中國宣布采納IMF數(shù)據(jù)公布特殊標準(SDDS),財政部將從四季度起按周滾動發(fā)行3個月記賬式貼現(xiàn)國債,有力促進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開放進程。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作為向全球經(jīng)濟注入流動性計劃的一部分,在2009年,IMF股東國同意一次性創(chuàng)造大約2500億美元的SDR。但由于這部分SDR是按參與國對IMF的貢獻比例進行分配的,大部分SDR資產(chǎn)最后成了發(fā)達國家的外匯儲備。
  因此,人民幣納入IMF貨幣籃子,可以扭轉(zhuǎn)“美元獨大”所催生的——“我的美元、你的問題”的局面,使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IMF的投票權(quán)與其不斷上升的經(jīng)濟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強貨幣籃子的穩(wěn)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使得國際貨幣體系向更加穩(wěn)定的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發(fā)展。
  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意味著人民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名正言順地為IMF(180多個)成員國官方使用貨幣,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匯率風險,使中國和世界取得雙贏的結(jié)果。
  因此,總體來說,加入IMF的SDR之后,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xiàn)大幅貶值。加入IMF的SDR之后的人民幣,防火墻還在,非但暫時不可能大幅貶值,恰恰由于人民幣國際使用量逐漸加大,甚至將和美元平起平坐的前景,使得人民幣匯率小幅穩(wěn)定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來源:新京報;作者:陳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