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財也會虧損?近日,家住杭州市的苗先生購買恒生銀行“步步穩(wěn)” 系列保本理財產品,一年巨虧41萬的事件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也引發(fā)了外界對于恒生銀行是否存在銷售誤導的質疑。
  保本理財虧41萬?
  近日,苗先生因為買了一款恒生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不賺反虧41.1萬元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據媒體報道顯示,2013年年初,在恒生銀行杭州分行理財經理何小姐的熱情推薦下,苗先生購買了恒生銀行一款叫“步步穩(wěn)”的理財產品。苗先生最終投入了411萬元到這款理財產品中。誰知一年后,這款理財產品到期收益虧損10%,這意味著苗先生非但沒有獲得收益,還一下子損失了41.1萬元。
  銷售誤導惹禍?對于本次投資的虧損,在媒體的報道中,苗先生認為存在兩大問題。*9,片面夸大收益,當時的理財經理何小姐介紹說,此款理財產品非但保本,而且年化收益高達10%-12%;第二,回避風險。何小姐反復向苗先生強調,“步步穩(wěn)”是一款優(yōu)質產品,又說恒生銀行是國際性的大銀行,苗先生是該行的VIP客戶,他們推薦的產品絕對是最安全的,可以放心買。
  這款讓苗先生深陷泥潭的產品到底如何呢?據悉,苗先生購買的恒生銀行“步步穩(wěn)”系列理財產品是部分保本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標的主要以基金、股票為主,多數產品投資期限在一年左右,收益類型為保本浮動收益,但是保本比例為90%,這就表明,最壞的情況下,產品可能會虧損10%的本金。
  不過對于該產品的介紹,筆者在查閱恒生銀行網站時發(fā)現,其網站上并未披露相關理財產品到期信息。同時,由于恒生銀行并不公開披露信息,因此對于恒生銀行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情況,目前沒有任何統(tǒng)計數據。
  恒生稱風險已披露
  針對苗先生及外界對于恒生銀行銷售誤導的質疑,恒生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卻認為其銷售過程不存在誤導。恒生銀行發(fā)給筆者的聲明中表示,其理財產品銷售文件均載明產品結構,明確揭示相關風險,包括最差投資情況和投資結果。在銷售過程中亦對客戶進行“充分風險披露”。另外恒生方面還表示,苗先生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取向,親自確認購買及愿意承擔投資風險。恒生存有該銷售過程的錄音錄像記錄。
  專家:理性選擇結構性理財產品
  實際上,結構性理財產品自其登陸中國市場以來,巨虧事件一直存在。如2013年招行到期的掛鉤股票的“焦點聯(lián)動系列”結構性產品絕大多數沒有達到預設的*6預期收益率,部分產品甚至只實現了最低預期收益率—0或0.4%;而渣打銀行的QDSN系列產品也頻曝巨虧—虧損最慘重的達到95%之巨。而據銀率網統(tǒng)計顯示,僅2014年一季度,就有32款理財產品未達到預期*6年化收益率,全部為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而在這32款理財產品中,超過一半的產品是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比達56.25%。
  為此,銀率網分析師建議,結構性理財產品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達到預期*6收益率的概率較低,投資者不要一味追求預期*6收益率而不顧產品風險,高收益背后必定對應的是高風險,這是投資鐵律,切勿盲目追高,也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對于沒有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而言,應盡量回避該類理財產品。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