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如果說三十歲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紀,那么四十歲就是抵達了人生一半長度,擁有一定經歷厚度的年紀。而對于職場人來說,四十歲卻真正是場“中年危機”,因為你可能正在觸及職業(yè)發(fā)展的“天花板”。
市場和企業(yè)總是偏好年輕人,老牌技術公司IBM也不例外。比起員工平均年齡為28歲的Facebook,員工平均年齡38歲的IBM的確優(yōu)勢不顯。
雖然年齡歧視在美國是不合法的,但很多事并不需要擺在明面上操作。據(jù)美國民間非營利新聞機構Pro Publica估計,過去5年遭到IBM解雇、裁減或強迫提前退休的40歲以上美國雇員高達2萬人,差不多占期間該公司離職者總數(shù)的六成。
職場“中年危機”并不是危言聳聽。
關于“老齡化”的現(xiàn)象,在財會行業(yè)尤為凸顯。
曾幾何時,行業(yè)里流傳著“會計越老越吃香”的言論,彼時大家也都覺得頗有道理。想一想,會計本就不是體力活,在日積月累的工作經歷中,年紀越大的會計見識到的東西一定越多。更何況,在財會這個行業(yè)里,不少工作都需要職業(yè)判斷能力,工作經驗越豐富的,判斷能力必然更準確一些。
也正因此,許多“老會計”退休之后返聘到單位繼續(xù)工作的也是屢見不鮮。
然而,在國內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影響下,整個財會行業(yè)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與變革。與此同時,曾經的那句“會計越老越吃香”也不再適用于眼下的行業(yè)境況,高頓CMA研究院Gigi分析稱,“這句話本質上還是對的,只是未來的趨勢將變成‘管理會計越老越吃香’。”
 

 
誠然,當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逐漸“入侵”財會行業(yè)之后,人工會計的生存空間將被不斷壓縮。眼下,一個老會計做了十幾年的工作,機器也許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得出結果。這也意味著,“資格老”將不再在基礎工作中占據(jù)優(yōu)勢。
在我國,財務會計的比例遠遠高于管理會計,使得基層會計市場趨于飽和,高級管理人才卻供不應求。如果你是有危機感且有遠見的財務人,應當意識到當下管理會計的重要性,督促自己去學習更多先進的新知識,之后從事更多智慧型的財務工作。
事實上,更多女性會計從業(yè)者普遍更早出現(xiàn)危機感。曾經遇到過一位40歲的女會計,坦言自己已然觸到職場的“中年危機”,而要化解這一尷尬的處境,唯有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這一條路可走。
她認為,做了十幾年會計,你除了有相對豐富的工作經驗之外,如果再多幾張比較牛逼的說得上話的專業(yè)資格證書,那就是如虎添翼了,畢竟,他們這些“老會計”除了要面對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競爭,還要應對來自人工智能的挑戰(zhàn)。因此,即便她已經40歲,仍然選擇去考了美國注冊會計師,為的就是增加自己晉升和跳槽的資本。
對于企業(yè)來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而你要想留下,就得自己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老”財務們,永遠別讓老板“請”你離開。
▎本文作者:Stella,高頓財經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轉載必須注明來源高頓、侵權必究、不得隨意更改和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