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jié)選自《世界500強CFO的財務管理筆記》,作者鄭永強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謂的“萬元戶”、“暴發(fā)戶”中很多人都并沒有太高的學歷水平,但是史玉柱這位曾經的高考狀元、浙江大學數(shù)學系的研究生,在1989年辭職創(chuàng)業(yè)走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除了夢想,他當時的家當只有東挪西借的4000元錢以及耗費了9個多月研發(fā)出來的桌面排版印刷系統(tǒng),*9桶金靠的就是一次大膽的冒險。當時雜志是可以先打廣告后收錢的,所以史玉柱利用了這樣一個時間差,將自己手上全部的
4000元錢為自己的桌面排版印刷系統(tǒng)做了一個8400元的廣告,也就是說他還倒欠雜志社4400元?,F(xiàn)在聽起來這個數(shù)字不算多,但在當時這個冒險的成本的確不是小數(shù)目。廣告打出4個月之后,史玉柱賺到了100萬元。他拿著這筆錢以當時的藍色巨人IBM為目標,創(chuàng)辦了巨人公司,他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的IBM。自此巨人就一路高歌猛進。
1995年,巨人資產已達8億元。這一年史玉柱33歲,巨人也開始走上了一條多元化經營的發(fā)展道路—進軍房地產和生物工程領域。巨人耗資12億元建造一座高78層的巨人大廈,現(xiàn)在已成為珠海的標志性建筑。但是僅僅兩年之后,史玉柱連去看一眼巨人大廈的勇氣都沒有。史玉柱要做的是中國*9高樓,但是蓋樓的錢遠遠超出史玉柱的預估,他的現(xiàn)金流斷了,各路債主也紛紛上門,一夜之間,史玉柱背上了2.5億元的債務。從福布斯富豪榜上的第8位一下跌為了中國最窮的人,并且從此銷聲匿跡。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們來細細分析。
投資決策方面,史玉柱有他獨到的眼光,無論是創(chuàng)始之初投資的電腦事業(yè),還是后來投資的房地產和生物工程產業(yè),都是在這些行業(yè)發(fā)展之初并且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和發(fā)展?jié)摿Φ臅r候進行投資。所以說巨人集團當時的投資方向總體說來還是對的。
從多元化經營的運作和設計思路來看,巨人的思路也很有獨到性。拿巨人大廈的資金運作方式來說,史玉柱用在香港和內地賣樓花籌得的1.2億元資金發(fā)展生物工程行業(yè),生物工程行業(yè)所賺的利潤反哺巨人大廈。在大廈初具規(guī)模時,史玉柱確定開發(fā)、生產、營銷之間的比例原則為2:1:7,將生物工程行業(yè)的生產這一環(huán)節(jié)拋出去以租賃和委托加工的方式與十兒個廠家合作,使生物工程的啟動有了充足的資金。
既然決策方向沒有錯,運作思路也沒有錯,為什么巨人會突然陷人困境呢?主要原因出在巨人集團的償債能力上。巨人大廈本來只蓋18層,但是當時在眾人的熱捧下和領導的鼓勵中,史玉柱頭腦一熱一拍桌子就說自己要蓋78層,投資從2億元一下子增加到了12億元,巨人大廈的資金缺口馬上就出現(xiàn)了。由于史玉柱在一開始就沒有和銀行建立良好的信貸關系,使得當國家貨幣緊縮政策開始后,巨人難以從銀行借到錢。這樣,一頭自有資金斷線,一頭貸款沒著落,兩頭一逼財務危機自然產生。同時巨人集團對生物工程產業(yè)抽調資金過多,使得生物工程產業(yè)“嚴重貧血”,巨人大廈*10的資金來源也喪失,巨人集團陷人破產倒閉的困境。
1998年,史玉柱重新回到了原本建立了較好根基的保健品市場。史玉柱仍不舍“巨人”的浪漫主義情結,借用音譯的“Giant(巨人)”,很快注冊成立了上海健特公司,并開始做保健品。從此就有了全國人民都熟悉的“腦白金”。2004年,史玉柱成立了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國內*9款免費的網絡游戲“征途”。2007年,改名后的巨人網絡集團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18.25美元,超過發(fā)行價17.74%,史玉柱的身家突破500億元。此次巨人網絡上市,直接造就了21個億萬富翁、186個百萬和千萬富翁。像平常一樣,史玉柱依然是一身白色運動服打扮,而穿運動服到紐交所敲上市鑼的,史上還是*9人。
史玉柱*9次的破產倒閉經歷源于他對于償付能力的不重視。在后期的“腦白金”和“巨人網絡”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中,他汲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使得巨人集團得以成功上市。史玉柱跌宕起伏的故事就是一個企業(yè)償付能力管理的真實寫照。
▎申明:本文節(jié)選自《世界500強CFO的財務管理筆記》,由作者鄭永強先生授權高頓網校[*{7}*]發(fā)布,文章版權歸鄭永強先生所有。媒體轉載或引用須注明作者及來源高頓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