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臨近期末,我和幾個室友鬧得很僵。原因很簡單,我從學姐那里要來一份復習資料,卻不曾向宿舍任何一個人提起。像防賊一樣,從不曾在宿舍里拿出過這份資料,只敢拍成照片存在手機里。卻不曾想,某一天,還是被室友發(fā)現(xiàn)了這個藏在手機里的秘密。
因為這件事,我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雖然后來重歸于好,但卻始終成為了同寢室四個人心中難以拔除的一根“刺”。
從小到大,似乎,總有這樣一種怪相:在學習上,我們總是對身邊之人小心防備,生怕他們超過自己,對他們的優(yōu)秀,各種羨慕嫉妒恨。卻對那些離我們相對遠一些的,甚至只是隔壁班的尖子生,沒什么太大的感觸。
身邊之人,是父母評價我們是否優(yōu)秀的“直接參照物”
高中時期,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荚嚦煽兂鰜砹耍腥藖韱栁页煽?,我總是習慣性一句“考得不好,你先說吧”,將問題拋給對方。當從對方口中聽到一個比自己低的分數(shù)時,就開始沾沾自喜,假裝謙遜地說一句:“我XX分,也就比你高一點吧”。卻不曾想,對方這時候才會告訴你她真實的、遠比你高很多的分數(shù)。
我們習慣了,高中時期,總是被父母、老師用成績和身邊的同學比較的生活。“身邊的同學就是你*5競爭對手”的思想,從高中,一直被帶到了大學。
我們太過于在意那些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期望”。而身邊親近之人,往往是父母、老師用來評價我們自己是否優(yōu)秀的直接參照物。我們想變成父母期望中那么優(yōu)秀的一個存在,而這往往等價于“比身邊之人要優(yōu)秀”。
因而,不知不覺,我們開始對身邊之人充滿防備,慢慢忘記了,是否,防備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不少真摯的友誼。
大家只愿看到自己選擇看到的真相,卻對別人背后的努力視而不見
很多人畢業(yè)之后,越來越不愛去同學聚會了。讓他們費解的是,明明是同一個班,平時生活都在一起的同學,在畢業(yè)后短短一年內(nèi),卻有著十分巨大的差距。對比別人的光鮮亮麗,自己倍感狼狽。
大學里,每天大家都聽一樣的課,上課你在玩手機的時候,別人也在玩。彼此的努力程度有目共睹,但期末成績出來時,別人卻遙遙領(lǐng)先,自己難免就忿忿不平了,各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言論就開始發(fā)酵了。
“你聽說了么?那個XX這次是因為作弊,才拿到*9名的。”類似的話語,似乎每逢考試結(jié)束,都會聽到一波??杀氖牵@些話往往都是從尖子生*4的朋友口中傳出的。而這樣的言論,似乎很容易擊潰大家的心理防線,讓很多人信以為真。但奇怪的是,卻很少從別人口中聽說過關(guān)于隔壁班某某,*9名,也是通過作弊得來的。
習慣性孤立“資優(yōu)生”,也許只是源于內(nèi)心的自卑
大學里,優(yōu)秀的人,總是倍感孤獨的。一個人去趟圖書館,都會頂上“假用功”的帽子,被大家給孤立。
為了合群而拋棄自己原則,經(jīng)常性遲到、翹課去和同學逛街、組隊游戲的人,不在少數(shù)。一起墮落,一樣平庸的人,才能混在一起。然后等到四年結(jié)束,既沒成績,又沒能力,面臨就業(yè)難時,再重復著所謂的“大學無用論”。
習慣性孤立“資優(yōu)生”的那一群人,更多的只是源于內(nèi)心的一種自卑。從小到大我們聽過無數(shù)成功人士的例子,但永遠只能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亮麗,而看不到背后的努力。因為不了解,無法和自己付出努力的程度無法比較,他們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什么直接的影響,所以,我們對他們的優(yōu)秀,總是沒什么太大感觸。只知道他們?yōu)槌晒σ欢ǜ冻隽嗽S多努力,但具體多少,卻無法去衡量。
但對于身邊的人,就不這樣想了。如果自己確實看到了,對方付出了比自己多幾倍的努力,那么,對于他們的成功,我們自然沒有異議。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感覺和身邊之人付出了相同的努力,但結(jié)果出來的時候,我們卻被對方給超越了,難免不甘心。但又不愿意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能選擇“孤立別人”這種方式,來掩飾自己的自卑與懶惰。
對別人的優(yōu)秀產(chǎn)生羨慕,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因此產(chǎn)生的各種嫉妒,對身邊之人各種提防,甚至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情,就太得不償失了。
大學里,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但多少人的“孤獨”,只是因為一些人“狹隘”的嫉妒與自卑心造成的?很多人羨慕比爾蓋茨、馬云的光鮮亮麗,卻不愿意付出努力去追逐,而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對身邊之人的優(yōu)秀嫉妒不已,企圖用一同墮落,來掩飾自己的不努力,這種做法,未免太可笑了!
▎本文作者溫如言,來源高頓網(wǎng)校。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號“高頓網(wǎng)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wǎng)課隨心聽。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zhuǎn)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