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每次聽完勵志的演講后,總是為自己的不思進取懊惱不已,決心以后一定要多去圖書館,上課認真聽講。然而,晚上回到宿舍后,依舊和室友組隊游戲到凌晨。
每次伸手問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總是心懷愧疚,想著以后一定要節(jié)省,還給自己列出了個計劃,每天支出不能超過多少,但還沒過多長時間,又去淘寶上下了單。
和室友嚷嚷著出去旅行,去云南、去橫店、去臺灣,提起過不止一次。然而,四年過后,連我們身在的那個城市都沒逛全,更別提去外地了。
前兩天閨蜜給我打電話,又提起了我們大學時那個一度夭折的“咖啡館創(chuàng)業(yè)夢”。我們從場地的選擇聊到室內(nèi)的裝飾,談了整整1個多小時。聊到正high的時候,閨蜜卻忽然長嘆了口氣,說道:“我們好像永遠只會紙上談兵,幻想得再美好,永遠只有‘三分鐘的熱度’”。我下意識的想要再說點什么,卻只能選擇沉默以對……
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像是“溫水煮青蛙”
在大學,有時候會忽然懷念起高中的生活。雖然那段日子每天被淹沒在題海中,但從不會感覺到迷茫,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高中的時候,老師的課再枯燥、乏味,還是會認認真真的聽下去,記筆記。而不會像大學里一樣,每天吐槽老師們的照本宣科,在所謂的“水課”上默默當著玩手機的“低頭族”。認真聽講,永遠只有三分鐘的熱度。
還記得高中時,為了一個普通話考試,將那本小冊子,來回背了多少遍么?而現(xiàn)在,在四級、六級考試前,多少人完完整整做過一套模擬卷?更不乏一些人直接是裸考。又有多少人在大一時就立下了雄心壯志,在畢業(yè)前要拿到教師資格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等,結(jié)果,多少人只是喊喊口號,三分鐘熱度散盡后,就將一切都拋諸腦后。
因為少了那么一個明確的目標,很多的事情,我們輕易就用“還早”、“沒什么意義”之類的借口給搪塞過去了。慢慢的,我們就像溫水中的青蛙,失去了向上的動力。
沒有現(xiàn)實支撐的“夢想”只能是“黃粱一夢”
相信和我一樣,大學里閃過“創(chuàng)業(yè)”念頭的,并不在少數(shù)。最后真正去做的,寥寥無幾。
我和閨蜜早在大二時就談起過畢業(yè)后一起開家咖啡館的夢想。每去一家咖啡館,總喜歡對人家的裝修設計議論一番,手機里存下了不少的當時隨手拍下的照片。但也只是當時那一小會兒興致沖沖,等回到宿舍后,照樣看小說,看電視劇,仿佛剛剛談論了許久的“夢想”就像是談論了一下當天的天氣一樣正常。兩年過去了,甚至都沒人想起過看一下創(chuàng)業(yè)需要多少資金,或是開一家店,需要做哪些準備。
當某次聽完一個學長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了解創(chuàng)業(yè)多么艱辛之后,更是將我們所謂的“夢想”徹底扼殺在了搖籃之中。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曾再提起過,就仿佛是“黃粱一夢”,夢醒了,一切都成空。
也許“懶”才是罪魁禍首
其實很多時候,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歸根究底,只是因為一個“懶”字。因為懶,所以聽完演講后雖然激情澎湃,想著奮發(fā)向上。但一回到宿舍,看到有人在打游戲,分分鐘就湊上去了,還不忘安慰自己說,明天再看書也不遲。然而,明天卻依舊像往常一樣,該逃課的繼續(xù)逃課,想玩手機的,繼續(xù)玩手機。
高中時,除了自己心中的那根弦繃得緊緊的,身邊還有老師和家人的督促。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讓我們連“懶”的機會都沒有。但進了大學就不一樣了,處于一種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沒了父母在身邊監(jiān)督,老師也并不在意你的成績,原本緊繃的弦一旦松下來了,就很難回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
失去了很多的動力,整個人都“懶”下來了。很多事變得可做可不做,因此“三分鐘”成了很多事情最長的保鮮期。僅剩下自己對不斷墮落的那份自知。
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大學就好比一池溫水,而很多大學生就像是溫水中被慢慢煮著的青蛙。如果你一味沉迷于大學自由的溫床,用懶散、不切實際的幻想來點綴自己的大學生涯,那么幾年后的畢業(yè)季,無疑又會多一批喊著遺憾,埋怨大學一事無成的大學生。
▎本文作者Candy.Bao,來源高頓網(wǎng)校。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wǎng)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wǎng)課隨心聽。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zhuǎn)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