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間,央行宣布自10月24日起下調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25個基點,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對商業(yè)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說,這是我國金融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
  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后,各銀行新公布的存款利率浮動區(qū)間較前期已有進一步擴大之勢。以四大行一、二年期存款利率為例,24日四大行更新的利率分別為1.75%、2.25%,較基準分別上浮約16.67%、7.14%,在此之前,這一上浮比例為14.3%、6.4%,三年期均與基準持平,股份制銀行中,招行完全跟進了四大行的步伐。
  其他股份制或城商行相對四大行又上了一個臺階。比如興業(yè)銀行一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2%、2.75%、3.2%,分別較基準上浮約33.3%、31%、16.4%,其中2年期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在一定規(guī)模銀行中*6,在此次調整之前,興業(yè)銀行相對應期限存款利率較基準分別上浮28.6%、27.7%、15%。
  農商行更是調整*5的一個群體,比如上海農商行一年期定存則較基準上浮了40%,為2.1%,在一定規(guī)模銀行中,上浮比例*5。
  東方證券首席銀行業(yè)分析師王劍說,利率市場化完成后,也不用擔心存款利率會升上天。央行現(xiàn)在不直接管制利率,但還是會用各種手段調節(jié)利率,引導銀行理性定價,四大行占據(jù)儲蓄市場半壁江山,也會在央行指導下形成價格同盟,穩(wěn)定利率。
  瑞銀中國認為,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標志著中國在名義上完成了利率市場化,利率真正完全市場化仍需時日。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打破廣泛存在的“剛性兌付”、推進國企和金融領域改革,并進一步發(fā)展完善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也明確,取消對利率浮動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著央行不再對利率進行管理,只是利率調控會更加倚重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從這個角度講,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入新階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
  回溯過往,在完全放開存款利率浮動空間之前,央行已通過多輪、漸次放寬存款上浮區(qū)間的方式,推動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這一進程起始于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調整為基準的1.1倍,在間隔約兩年半后步驟明顯加快,2014年11月及今年3月、5月,浮動上限先后擴大至1.2倍、1.3倍、1.5倍,今年8月,進一步宣布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直至此次完全放開,整個過程持續(xù)三年有余。
  在上浮比例擴大至1.1倍、1.2、1.3倍之時,均有銀行隨即跟進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這一局面終結于上浮區(qū)間擴大至1.5倍之后,但總體趨勢是上浮區(qū)間在逐步擴大。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周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