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重歸80年代?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重創(chuàng)經濟
 
  本報記者王曉薇北京報道
 
  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的西北端,坐落著一個綠白相間的蜂巢狀橢圓形體育場。這個名為貝拉里奧的球場將是巴西世界杯期間一個重要的比賽場地,屆時這里將承辦5場比賽。
  綠色的草坪、紅色的座椅以及白色的隔離欄讓整個體育場顯得井井有條。一切似乎正在步入正軌。然而這只是一個側面,當鏡頭延伸至體育場外時,周邊堆砌著瓦礫的空地,仍然屹立著的腳手架以及還未拆除的施工帳篷讓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工地。
  這還不是貝拉里奧球場最糟糕的一面,由于場館建設資金超出預算,無法完成國際足聯(lián)所要求的包括媒體中心、贊助商賽事期間使用場地、球迷歡慶廣場等一些臨時附屬設施建設,阿雷格里港政府表示有可能會退出承辦世界杯比賽。
  這種窘況并非只發(fā)生在阿雷格里港一個城市身上,距離巴西世界杯開幕僅剩2個月,承辦世界杯比賽的12座足球場卻還有3座仍未竣工,其中還包括開幕式的舉辦場館——科林蒂安球場。
  資金缺口成為了巴西政府在世界杯開賽前最頭疼的問題。此前,巴西政府決定斥資73億雷亞爾用于修建體育設施,隨著工程的展開,這一預算數字已經膨脹了近4倍,然而與此相對的卻是,巴西的經濟增長卻由申辦之初的7.5%,萎縮了一半還多。而發(fā)生在巴西——這一拉美*9大經濟體身上的窘境,折射出了拉美目前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繁榮過后何以為繼。
 
  “去制造業(yè)”后遺癥
  4月3日,巴西央行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11%,這已經是巴西央行在不到一年時間里連續(xù)第9次加息。在此輪加息周期中,巴西央行共上調了375個基點利率,從而開啟了巴西歷史上最長的一輪緊縮周期。
  在GDP預期僅為2%的狀況下加息,巴西政府更多的是出于無奈。目前巴西正在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困擾,農作物的大幅減產正在進一步推高已經處于危險邊緣的通脹。自2010年以來巴西國內通脹率一直在高位運行。根據巴西*7的季度通脹報告,2月巴西通脹率上漲到了5.9%,前一個月為5.65%,這主要是受到食品和飲料價格在一個月內上漲1.11%推動。巴西央行預期未來兩年時間內,通脹率不會跌至4.5%的目標區(qū)間中值。巴西央行的緊縮周期也許遠未結束。與巴西一樣,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在內的拉美國家也同樣正在遭遇通脹困擾,更糟糕的是,這些國家還在經歷著更低的經濟增長,從而在通脹面前表現得更加無措。“大宗商品的上漲為我們帶來了經濟繁榮,然而這種單一的經濟增長模式也正是拉美經濟的癥結所在。”世界經濟論壇拉美事務負責人馬利索·阿爾蓋達·德·巴利亞斯說。
  拉美自然資源豐富,是鐵礦石、銅、鋅、鎳等金屬原材料的重要產地,這一天然屬性在賦予了拉美成為世界重要原材料出口市場地位的同時,卻也“擠占”了拉美制造業(yè)發(fā)展的空間。尤其是過去十年,由于新興市場對于原材料進口的旺盛需求說導致的大宗商品超級周期,更是強化了拉美國家建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型的信心。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拉美各國央行的數據匯總,拉美國家經濟高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已經占到拉美國家對外貿易的3/4。拉美主要出口國家2012年公布的出口數據顯示,阿根廷66%的出口產品為大宗商品,巴西為64%,哥倫比亞為77%,智利為89%,厄瓜多爾為90%,秘魯為86%,委內瑞拉為98%,而墨西哥最低為24%。與之相對的是制造業(yè)占GDP比重的日益下降。以巴西為例,巴西央行數據顯示,2012年巴西制造業(yè)產值僅占GDP總量的13%,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一比重一直維持在30%之上。同樣幅度的下滑也出現在了阿根廷、智利等國的身上。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系副教授凱文·加拉格爾估算認為,近年來拉美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三都是大宗商品的貢獻。對大宗商品出口的嚴重依賴讓拉美經濟增長更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波及。當本輪大宗商品繁榮周期接近尾聲之際,拉美經濟的好光景也正在隨之遠去。IMF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qū)負責人阿萊杭德羅·維爾納表示,2014年拉美地區(qū)的經濟增長預計為2.6%,是除2009年外,近十年來最差的表現。2004-2011年,該地區(qū)的平均增長為4.3%。
  除對經濟增長形成拖累之外,拉美對于大宗商品的依賴還給其經濟健康、經濟安全埋下隱患。
 
  “美元”陷阱
  匯率對于出口導向型國家來說一直都是一個重要的“武器”,然而,一旦這種“武器”的開火權旁落,便會對其造成巨大傷害。而美聯(lián)儲所啟動的量化寬松政策卻憑借美元霸權在某種程度上對包括拉美國家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貨幣形成了“綁架”。
  從2008年11月的寬松政策*9次啟動,到2014年3月美聯(lián)儲*9次明確退出寬松日期,拉美主要國家的貨幣呈現出了劇烈的波動態(tài)勢。據巴西圣保羅聯(lián)合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從2008年底到2010年6月,雷亞爾的升值和貶值幅度均位于全球首位。從2010年年底至2013年,雷亞爾的升值到貶值的轉換周期由過去的2年縮短為了現在的平均4個月。
  隨著美聯(lián)儲結束量化寬松政策的腳步逼近,全球資本的回流使得拉美國家貨幣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貶值風暴。2013年巴西雷亞爾貶值了近15%;智利比索貶值約5%,進入2014年貨幣貶值幅度更加驚人,1月阿根廷政府一次性讓比索貶值20%;2月委內瑞拉本幣玻利瓦爾貶值45%。從理論上說,貶值可以刺激這些國家的出口,但同時也會提高這些國家的進口成本。貨幣貶值幅度一旦超過一定標準,還會破壞這些國家的經常賬戶平衡。
  拉丁焦點共識預測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在拉美地區(qū)的34個國家中,90%的國家都存在貿易赤字,其余沒有貿易赤字的國家是因為其貿易量沒有準確數據。而其中,一直以“模范生”面目示人的巴西也在2013年出現了13年來的*9次貿易逆差,而且逆差總額已經逼近800億美元,占到其GDP的4%。在貿易赤字不斷增加的同時,歷史上曾經給拉美帶來危機的——債務問題——也再次浮現。據聯(lián)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2014財政全景》報告顯示,2013年拉美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平均約為31%。雖然在經歷了80年代的債務危機之后,拉美國家開始著手積極改善各自的財政狀況,但是高福利與大基建項目還是讓政府不得不以借貸支付。而為應對通脹所采取的加息政策,也讓拉美國家的私營部門更傾向于從海外借貸資金。由于匯率波動和本幣貶值,這些借貸大多數是以美元定價。
  在拉美最重要的五個債券市場中: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在過去五年中共計發(fā)行了5360億美元的債券,而其中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占其總數的一半還多。而外部負債的增加通常會伴隨著對外匯融資,特別是對美元融資的依賴,而這種外部流動性一旦枯竭,拉美國家就有可能會再次跌下懸崖。上世紀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的導火索正是美聯(lián)儲的突然加息。
  對單一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是拉美國家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危機后就已經得出的共識,然而大宗商品出口所帶來的繁榮周期弱化了這種改革的動力,如今相同的情境再現,拉美是會重蹈歷史,還是重寫歷史值得關注。
高頓網校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最熱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