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華為CEO任正非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舉行首次媒體見面會——面對媒體,他終于開口了!
  在媒體見面會的開場白中任正非便毫不猶豫地亮明了態(tài)度:“我們今天跟大家一起溝通,回答任何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的確,任正非在問答過程中圍繞公眾最為關注的華為焦點問題,包括華為對美國市場的態(tài)度、華為不上市的原因、輪值CEO制度以及他本人何時退休等問題一一作出了正面回復。
 
  關于美國
  任正非強調,美國信息網(wǎng)絡是否安全與華為沒有什么關系。“過去10年,我們在美國銷售的都是低端設備,沒有向主流運營商銷售關鍵設備,也沒有賣給美國政府任何設備,”任正非說,“我們在美國基礎網(wǎng)絡的市場份額幾乎是0%,應該說美國過去的信息不安全跟我們沒有什么關系。”
  任正非還澄清了媒體對于“華為對美國市場不感興趣”的誤讀。他稱,不是華為對美國不感興趣,而是美國對華為不感興趣,所以華為只能降低在美國的發(fā)展速度。“只要美國客戶需要我們,我們就愿意為他們提供*4的服務。”任正非說。
  任正非認為美國問題無法通過簡單的方法解決,與其耗費很多精力去做無用功,不如把重點放到其他國家,更好地服務其他客戶。“如果美國對外國投資的政策不穩(wěn)定,我們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的話,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和壓力。但沒有大規(guī)模的投資,就沒有能力交付大的合同。”任正非解釋說。所以,發(fā)展美國市場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在他看來,歐洲、日本、加拿大、俄羅斯、新西蘭、澳大利亞、非洲是華為全球化戰(zhàn)略的區(qū)域市場重點。他預計,2017年華為的銷售收入將達700億美元,其間年增長率在10%以上。
  任正非還強調在美國發(fā)展企業(yè)市場是華為的戰(zhàn)略之一。“在企業(yè)市場,華為有的產(chǎn)品已領先思科,”任正非說,“美國的企業(yè)網(wǎng)市場有數(shù)十萬個客戶,(因為)每個客戶和合同都比較小,美國政府不可能干預到每一個客戶。本來這些小客戶根本不知道華為公司的存在,美國政府給我們打了個大廣告,讓他們知道華為跟思科一樣好,甚至比思科更好。”
 
  關于華為5-10年不上市
  不久前,任正非已經(jīng)在今年的一次內(nèi)部員工會議中表明了華為未來5-10年不上市的立場。在新西蘭,任正非重申:未來5到10年,華為不會上市,不分拆上巿,也不會通過收購、合并、兼并等方式進行資本運作。
  在任正非看來,華為的商業(yè)模式是以客戶為中心,而上市公司還有第二個中心——股東。“股東是貪婪的,錢要從客戶身上來,勒索客戶多了,客戶遲早會明白。華為不上市,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為客戶服務好,賺合理的錢。”任正非說。根據(jù)任的理論,員工只有在公司賺取合理利潤時,才會更有進取精神,才不會“變懶”。
  與此同時,任正非強調,不上市的華為未來幾年將聚焦內(nèi)部行政改革。在他看來,華為過去20多年的發(fā)展主要采取了“中央集權式管理”的方式——有龐大的機關,什么都要拿到機關來批。內(nèi)部行政改革的方向是“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指揮”,也就是提升貼近客戶的組織的職位級別,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靈活處理問題、做出決策。“機關要從管控轉向服務和支持,這個轉變是艱難的,我們準備用5到10年完成。任正非說。
 
  關于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區(qū)別
  在任正非看來,“國際化”和“全球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華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國際化是把中國人派到外國,他們能夠說英語,能夠學習西方的管理,完全是以中國人為中心。”他說,“全球化是哪個地方的資源和能力最強,我們就把能力中心建在那,這個能力中心是管理全球業(yè)務的,包括中國。”
  據(jù)統(tǒng)計,華為目前15萬員工中有超過1/5是非中國籍員工,而各部門核心管理者中非中國籍員工占相當大比例,而研發(fā)部門里“院士研究員”有2/3為外籍員工。任正非表示,未來5-10年中,外籍員工的比例還將持續(x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