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轉債在初始確認時計算負債成份公允價值采用的利率是否與轉股前計算實際利息的利率一致?
  注會教材上兩個關于可轉債的例題,計算負債成份公允價值的利率與轉股前計算實際利息的利率相同,以致很多學生誤以為這兩個利率是等同的,其實不然:計算負債成份公允價值采用的折現利率是市場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級并在相同條件下提供幾乎相同現金流量、但不具有轉換權的工具的適用利率。但由于可轉債發(fā)行時,不可避免會發(fā)生手續(xù)費、傭金等相關發(fā)行費用,我們必須要將前面計算出來的負債成份公允價值扣除負債成份承擔的發(fā)行費用后的凈額作為可轉債發(fā)行時的賬面價值,采用插值法計算出可轉債的實際利率,并以此計算可轉債每期的實際利息。由于可轉債扣除發(fā)行費用后的賬面價值一定會比公允價值小,在未來現金流量不變的情況下,由此計算出來的轉股前可轉債實際利率肯定要比計算負債公允價值的折現利率大。
  例1:甲公司為上市公司,經相關部門批準,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可轉債2 000萬份,每份面值為100元,發(fā)行費用為3 200萬元,實際募集資金已存入銀行專戶。根據可轉債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可轉債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9年1.5%,第二年2%,第三年2.5%;可轉債利息自發(fā)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付息日為每年的1月1日;可轉債在發(fā)行1年后可轉換為甲公司普通股,初始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每股面值1元,發(fā)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生產用廠房建設。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資金已使用完畢。生產用廠房于2011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假定甲公司發(fā)行可轉債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6%。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1. 負債成份公允價值=200 000×1.5%×0.943 4+200 000×2%×0.890 0+200 000×(1+2.5%)×0.839 6=178 508.2(萬元),權益成份公允價值=200 000-178 508.2=21 491.8(萬元)。
  2. 負債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178 508.2÷200 000×3 200=2 856.13(萬元),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3 200-2 856.13=343.87(萬元)。發(fā)行時:借:銀行存款196 800(200 000-3 200),應付債券——可轉債(利息調整)24 347.93(200 000-178 508.2+2 856.13);貸:應付債券——可轉債(面值)200 000,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1 147.93(21 491.8-343.87)。
  3. 利率為6%的現值=178 508.2(萬元)(前已求得),利率為7%的現值=200 000×1.5%×0.934 6+200 000×2%×0.873 4+200 000×(1+2.5%)×0.816 3=173 638.9(萬元)。通過插值法,可以求得利率為6.59%時,可轉債的賬面價值為175 652.07萬元(200 000-24 347.93),以此作為實際利率計算轉股前債券每期的實際利息。此實際利率6.59%比計算負債成份公允價值的折現利率6%要大。
  二、可轉債發(fā)行方在到期日前贖回可轉債的,該贖回交易的利得或損失應如何確認與計量?
  可轉債賦予了發(fā)行方在到期日前贖回可轉債的權利,例如發(fā)行方在市場利率大幅下降時可能會行使贖回選擇權。目前注會教材對提前贖回的具體核算闡述不甚明確,如對贖回價款及發(fā)生的交易費用的分配說明模糊,只說應按發(fā)行時的方法進行分配,到底是按發(fā)行時負債成份與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還是按贖回時兩者的賬面價值分配呢?而筆者認為應明確為按照可轉債贖回時負債成份與權益成份的賬面價值進行分配,因為此時的賬面價值與贖回價款才是最相關的。價款和交易費用分配后,分配至權益部分的金額與贖回時權益部分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權益,具體應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原因是因為可轉債贖回時該債務已然了結;分配至債務部分的金額與贖回時債務部分賬面價值的差額則計入當期損益,具體應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或“營業(yè)外支出”,不計入“財務費用”的原因是因為這不是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屬于偶發(fā)事項。
  高頓網校溫馨提示:高頓網校為您提供權威、專業(yè)的初級實務、高級實務、稅務處理、技能拓展、全面會計實務等資訊。在線會計實務試題,每天免費直播上課,更多精品網課免費試聽。高頓網校會計實務頻道為大家提供大量的會計入門基礎知識,對會計從業(yè)人員非常有參考價值。
會計實務精彩推薦:2015年初級會計實務知識詳解會計人必看知識!如何做會計報表財會專家解讀:會計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