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頓小編聽到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一位應屆生畢業(yè)打算全職備考CPA,一次性考過6科,問高頓的學服老師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j今天高頓小編為大家提供三條建議。
  一、零基礎備考CPA最重要的就是心態(tài)!還是心態(tài)!最重要的也是心態(tài)!
  雖然全科過了,我仍然覺得考注會是一個折磨人的過程,如果誰要很輕松的給你說:“額,注會啊,我某個朋友復習了幾天考了80分。”那我告訴你,這樣的人或許存在,但是他計劃和執(zhí)行的能力不是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擁有的。所以第一步,在準備注會的最起步階段,不管你想過幾科,都要告訴自己,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需要拼命地努力。
  第二步,當我們已經(jīng)做好吃苦的準備,接下來要告訴自己,既然有人能夠考過,那我也肯定可以考過。考戰(zhàn)略的時候,題目并不好做,我也擔心不能過,剛開始有點亂。但是很快我靜下心來告訴自己,復習這么久,如果我不能過,其他人也一樣。這個時候我只需要做的稍微好一點就行了,于是就慢慢的分析每一道題,就算不會做的也會在上面寫一些東西,因為或許可以得到1分呢,這樣我不是又比別人過的概率大了一些?所以,我們在做好吃苦的準備之后,接下來就是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夠做到,因為我跟那些能夠通過的人一樣的努力。
  最后一步就是:堅持。考過6門注會考試,不代表你擁有了什么,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會多么的輝煌,但是,你可以給自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努力一個交代。堅持這個詞語很容易說出來,做起來卻很困難,很多人都懷疑我以前有基礎,要不10個月能考過而且分數(shù)還不低絕對不可能。但事實是我沒有任何基礎,我只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然后將這個目標分解,然后不顧一切的地追求。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做到,所以每天7點之前起床,去室外讀審計,經(jīng)濟法、稅法,然后晚上最后一個離開。
  萬事開頭難,最開始一個月是學習會計。現(xiàn)在有人問我該買什么資料,我說你就買會計吧,如果挺過來了再問我該買其他什么資料。因為沒有基礎,我不知道什么叫分錄也不知道什么叫資產(chǎn),雖然前言也會講,但由于沒有宏觀的感覺,覺得很艱辛,有時還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學習這個東西。但是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次次地挺過來,大概2個月開始進入正軌了一切才好起來。所以,不管你有沒有基礎,請挺過兩個月。如果你有基礎,可能就不需要這么艱難。
  二、從宏觀走向微觀,再從微觀走向宏觀
  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課程之前一定要知道這本書到底寫了什么,以什么樣的結(jié)構布局的。我習慣性地列出結(jié)構圖,看這本書到底講了哪些內(nèi)容,甚至會專門背誦這一張圖,然后把這本書作個簡單的分類。每個人不一定要完全按老師的分類來,可以按照你喜歡的布局來分類,比如會計我就把存貨、無形資產(chǎn)、有形資產(chǎn)、投資性房地產(chǎn)、資產(chǎn)減值分為一類,把負債、所有者權益、財務報告分為一類。
  了解了整本書的大體內(nèi)容之后,我們就開始進入微觀的學習——開始學習每一章的內(nèi)容。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聽課,不斷看書。這里的學習方法沒什么特別要講的,我在高頓報的班,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研究歷年真題,然后是課后習題。不過在這里我要特別說一下會計郁剛老師,邏輯思維是相當?shù)陌?。當然你在學習最開始的時候可能覺得那些題特別難,這不是你基礎的問題,而是因為很多題跟后面章節(jié)連接著,別管他,第一遍也不需要去深究,跳過去,等真的學到了那個知識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么簡單。
  最后是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會計這么多章節(jié),很容易忘記,需要我們找出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比如存貨、固定資產(chǎn)、無形資產(chǎn)、投資性房地產(chǎn)等章節(jié),都會講初始計量,后續(xù)計量,處置。那么我們就把這些共同的東西抓出來,然后看不同點,比如固定資產(chǎn)和投資產(chǎn)房地產(chǎn)的改建的會計分錄不一樣,投資性房地產(chǎn)有個成本和公允價值的轉(zhuǎn)換問題,存貨有個計價方法問題,抓出不同點之后你就發(fā)現(xiàn)這些章節(jié)全部打通。中間章節(jié)如: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互換、股份支付、借款費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都需要分為多種不同的情形,我們把每個項目的不同情形作個比較,這幾個章節(jié)我們就能完全記住。通過這種宏觀的章節(jié)之間的對比可以加速記憶,當然這個是我的方法,其他人或許有更好的方法。
  三、零基礎一次性過六科:筆記并非越多越好 改錯卻是越詳細越好
  很多人特別喜歡記筆記,這個是很好的現(xiàn)象,但是我們要正確使用用筆記本。跟我一起復習的幾個同學,筆記本上面寫的密密麻麻,但是考試結(jié)果都不太理想,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盲目地記。比如審計很厚,很多同學把每一章的內(nèi)容都抄下來,這樣不僅不能記憶而且減慢了速度。
  我的做法是先聽高頓網(wǎng)課和理解一部分,第一遍的時候理解不了很正常,因為審計的編寫者就是讓你理解不了(當然只是笑話),第二遍的時候再細細研究和理解,仍然不懂的或者很重要的就選擇性地記錄下來。把記錄下來還不懂的就問老師
  改錯本則是必須的。其實這個習慣源自高中,因為當時發(fā)現(xiàn)在考場上面常會責怪自己,這道題不是做過么,怎么又不會做了,這是因為我們在第一遍做錯題目的時候已經(jīng)形成了思維定式,下次遇見這個題目還會接著錯。因此必須重視改錯本,改錯本不一定要很規(guī)矩,主要目的是提醒自己。比如有一道題我連錯了3次,我就寫一句: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東西你竟然要錯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