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很小的時候,你身邊就有這樣的“傳說”——他們每天放學回家后快速做完作業(yè),然后就開始無止境地玩,有時候上課還會開小差、被老師點名,可是每次到了考試,他們總能名列前茅;而你,放學回家不僅要寫作業(yè),還參加各種各樣的補課開小灶,上課一點瞌睡都不敢打,但等到考試成績公布的時候,你總是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時間久了,你開始思考,為什么不管自己多么努力地熬夜、看書、做題,成績總是追不上那些寫完作業(yè)就拋到一邊、每天早睡早起、玩玩樂樂的同學?他們玩的時間比你多、學習的時間比你少,可偏偏他們總領(lǐng)先你好多。
等到了大學階段,這樣的情況愈演愈烈。厚重的書本、快速的講課方式、比高中匆忙好多倍的復(fù)習……自主學習的模式之下,大學生們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有的人很認真,每天泡在自習教室,試圖翻遍每一本教科書;有的卻看起來很閑適,翻翻書就扔到了一邊。可偏偏到了考試過后,那些認真的人未必比閑適的人更優(yōu)秀。
是因為閑適的大學生天生比別人聰明?還是他們其實在背地里偷偷用功?
02
其實,他們只是比別人多了一些準備、多了一些安排。
還記得大二那一年,我的室友Joyce和我一起備考大學英語六級。那時大家都是沖著高分而去,但是采取的方法卻不盡相同。
我比較相信周全的學習,所以買了一本單詞手冊就準備從A背到Z;而Joyce則不然,她在看過了考試重點和別人的考試經(jīng)驗分享后,采取了另一種方法,同樣的單詞手冊,她只看最后常用的那一些。在我背到C的時候,她已經(jīng)全部背完了。而在我為了后續(xù)內(nèi)容死記硬背的時候,她買了一套套真題刷題;等我好不容易背完了Z,開始做真題時,她已經(jīng)捧著電腦看美劇,美其名曰培養(yǎng)語感了。
在我做真題的第二個禮拜,就是六級考試的日子,我們倆一起奔赴考場,各自對自己信心滿滿,然而等到成績出來,她得到了高分,我不過勉強及格。
明明是我用了更多的時間投入復(fù)習,卻比不上別人有的放矢地方法。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某件事,不如在開始之前做好計劃、找到重點。很多時候我們的通宵達旦,未必能比別人的朝九晚五更有效果。
03
工作之后,因為財會行業(yè)的競爭需要,我開始備考CPA證書。
眾所周知這是一張多么難以攻克的證書,但是因為其高含金量、高價值,令沒一個財會人都趨之若鶩。剛好我的同事Mandy也準備考,于是兩個人自然而然成為了考友,經(jīng)常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進度。
有了大學里六級的經(jīng)驗教訓,這次我也學著Joyce的樣子,先看了歷年的真題,又網(wǎng)上咨詢了很多過來人的經(jīng)驗,覺得還是報班學習最靠譜。在征集了各方面意見之后,選擇了口碑*4的高頓報了名,跟著面授班的老師們一科科學下來,感覺重點明確、知識點突出,領(lǐng)會起來也很容易,除了上課和回家后的短暫復(fù)習,并不需要額外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可以說是漸入佳境。
而Mandy則選擇了自學。她購買了一系列的學習書,每天下班回家都自己看書三個小時,試圖啃下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但是因為內(nèi)容繁雜、知識點繁多,令她感覺非常辛苦,有時候看書到半夜,第二天工作難免無精打采。
如此等到考試的時候,各自報了兩科的我們得到了不同的結(jié)果——我兩科全過,而Mandy則全都掛了。
我想Mandy心中也一定有所不忿,認為自己如此用功卻比不上看起來輕松的我,實在是有些不公平。然而只有我才明白,有計劃、有效率的學習,其實并不需要花費那么多的時間,相反,可以很輕松。
04
在學習這件事上,我們總是習慣于根據(jù)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去評判其價值、預(yù)估效果,卻忘了“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這樣的俗語指的正是這種花費大量時間投入的學習狀態(tài)。
那些看起來無所事事、偶爾學習的人,也許就是比你我更懂得制定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找到學習的重點,如此便能事半功倍,自然而然地超越了我們。
而我們,卻還只知道抱怨,為什么他學得比我少、玩得比我多,卻還比我厲害?其實僅僅這一句話,就已經(jīng)值得我們?nèi)ヅ宸?,不是么?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