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本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chǎn)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于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后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
 
外匯占款是什么
 
狹義的外匯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chǎn))、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shù)膫鶛?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chǎn))。
廣義的外匯指的是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chǎ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的定義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外匯占款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對物價指數(shù)產(chǎn)生影響:
1、在商品市場中,市場中的交易貨幣量增加,導致通貨膨脹。
2、在貨幣市場方面,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市場利率下降,鼓勵了居民和企業(yè)將儲蓄轉為消費,引起物價上升,轉向通貨膨脹。
3、在資金市場上,由于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引起利率下降,證券價格隨之上升,從而資金就會轉向實物資產(chǎn)投資,則相應的勞動需求增加,工人工資增加,進而轉化為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