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理論是指若干種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其收益是這些證券收益的加權平均數,但是其風險不是這些證券風險的加權平均風險,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
 
投資組合理論是什么
 
投資組合理論為有效投資組合的構建和投資組合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一整套分析體系,其對現代投資管理實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馬考威茨首次對風險和收益這兩個投資管理中的基礎性概念進行了準確的定義,從此,同時考慮風險和收益就作為描述合理投資目標缺一不可的兩個要件(參數)。
在馬考威茨之前,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盡管也會顧及風險因素,但由于不能對風險加以有效的衡量,也就只能將注意力放在投資的收益方面。馬考威茨用投資回報的期望值(均值)表示投資收益(率),用方差(或標準差)表示收益的風險,解決了對資產的風險衡量問題,并認為典型的投資者是風險回避者,他們在追求高預期收益的同時會盡量回避風險。據此馬考威茨提供了以均值一方差分析為基礎的最大化效用的一整套組合投資理論。
2.投資組合理論關于分散投資的合理性的闡述為基金管理業(yè)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馬考威茨之前,盡管人們很早就對分散投資能夠降低風險有一定的認識,但從未在理論上形成系統化的認識。
投資組合的方差公式說明投資組合的方差并不是組合中各個證券方差的簡單線性組合,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證券之間的相關關系。單個證券本身的收益和標準差指標對投資者可能并不具有吸引力,但如果它與投資組合中的證券相關性小甚至是負相關,它就會被納入組合。當組合中的證券數量較多時,投資組合的方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決于證券之間的協方差,單個證券的方差則會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投資組合的方差公式對分散投資的合理性不但提供了理論上的解釋,而且提供了有效分散投資的實際指引。
3.馬考威茨提出的“有效投資組合”的概念,使基金經理從過去一直關注于對單個證券的分析轉向了對構建有效投資組合的重視。
自50年代初,馬考威茨發(fā)表其著名的論文以來,投資管理已從過去專注于選股轉為對分散投資和組合中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上來。事實上投資組合理論已將投資管理的概念擴展為組合管理。從而也就使投資管理的實踐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4.馬考威茨的投資組合理論已被廣泛應用到了投資組合中各主要資產類型的最優(yōu)配置的活動中,并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