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蘋果發(fā)布會在今年9月7號推出了新一代萬眾矚目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這款新iPhone對比以前又有了許多升級,不少同學肯定又要剁起手來買買了。在茫茫的升級中有一項引起了我的興趣,那就是蘋果這次把iPhone的最低容量從16G提升到了32G,并且取消了64G第二檔容量,將其直接提升到了128G。iPhone的16G容量起步已經(jīng)被很多人吐槽了很多年,蘋果今年終于幡然悔悟,那這和我們ACCA F1的學習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我?guī)Т蠹铱纯雌渲械孽柢E。
在F1的Chapter 3微觀經(jīng)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消費者盈余”。什么叫消費者盈余呢?舉個例子,比如說新的iPhone 7上市啦,你想買得不得了,你愿意花10000元去買,但是實際上蘋果的定價是6000元。這個時候你就覺得蘋果太良心了,感覺自己瞬間省下了4000元,特別爽。消費者盈余的英文定義是:The market price is lower than the price the consumer was prepared to pay is called a consumer surplus。從感性和直觀的角度上來說,消費者盈余就是消費者買東西實際花的錢比期望花的錢少而產(chǎn)生的一種“很爽”的感覺。
從這幅市場供需曲線關系圖大家也可以看出來,在供給和需求兩條曲線交叉點,也就是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的左上部分的三角形就是consumer surplus,代表著在高于均衡價格時的消費者需求,此時在某一價格的需求就是用Market demand這條曲線上的點的x和y的坐標分別來表示。這幅圖中還體現(xiàn)出了producer surplus生產(chǎn)者盈余,道理和消費者盈余是一樣的,這里就不過多闡述了。
可能有些腦洞大的同學已經(jīng)看出蘋果玩兒的是什么套路了。蘋果為什么以前要推出16G、64G和128G三個不同版本容量的iPhone?就是為了榨干每一滴消費者盈余。我們剛才說了,消費者盈余是顧客為了一個商品愿意多花的錢,那蘋果就想,怎么樣我才能讓愿意多花錢的顧客真的多花錢?所以到這里我相信大多數(shù)同學就明白了,如果蘋果的iPhone僅僅推出一款64G容量的,那很多顧客愿意為128G多出很多錢(差價通常是800元左右),這個錢蘋果就賺不到了。
那有的同學可能會問,不同容量的iPhone應該要看成不同的商品吧,并不是同一件商品,消費者盈余不應該是針對同一種商品的嗎?其實對于蘋果來說,不管是16G、64G還是128G,其實在生產(chǎn)的時候大容量的iPhone相對于小容量的iPhone所產(chǎn)生的邊際成本非常小,生產(chǎn)的工藝也是一樣的,所以對蘋果來說都可以看成同一種商品。
還有一種榨干消費者盈余的方式和我們之后要學習的企業(yè)定價策略有關。企業(yè)給自己的商品定價有很多策略,有一種叫做price skimming(撇脂定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推出一個新商品的時候先把價格定得很高,然后把在這個價格區(qū)間愿意消費的顧客一網(wǎng)打盡之后再降價,降到一個正常的價格區(qū)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星了,三星每年發(fā)布新手機的時候,一開始的價格會定得很高,剛上市定價要五六千元的樣子,但是過了半年到一年之后就會開始降價,來刺激更多的需求。這就是榨干消費者盈余的另一種方式。
那蘋果為什么不學三星也采取這種價格策略呢?這就和企業(yè)的品牌定位和文化不同了。蘋果向來都是希望維持自己的高逼格形象,不管是產(chǎn)品設計、市場營銷還是廣告,各個方面都透露出了我和你們這些渣渣安卓手機不同,所以蘋果不會干price skimming這種自降身價的事情。然而逼格再高骨子里還是要賺錢的精明商人,蘋果就通過玩弄存儲容量來達到同樣榨干消費者盈余的目的。蘋果今年的iPhone7雖然直接從32G起跳了,但是64G也取消變成了128G,可以說是在和市場妥協(xié)的情況下繼續(xù)維持這個套路。
大家看完這篇接地氣的案例之后,是不是對商業(yè)世界更加著迷了,這也就是ACCA很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并不僅僅是為了拿到一紙證書而去考試,更好玩的是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處處都發(fā)現(xiàn)和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