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經濟師基礎大綱-第五章
  理解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掌握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基本內容,理解勞動供給曲線和均衡工資決定方法。
  二: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生產者的要素需求是引致需求,生產者使用要素的目的是生產出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以獲取最大利潤。因此所謂生產者使用要素的原則,就是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根據(jù)企業(yè)內部的生產狀況和市場情況,確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即邊際要素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產品。
  引致需求: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需要一種生產要素時,其原因在于該生產要素可以使他們生產出消費者現(xiàn)在或將來愿意購買的商品,則這種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成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生產要素: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動的投入,包括勞動、土地、資本等。
  三: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基本內容
  1、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2、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3、完全競爭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4、完全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曲線。5、勞動的供給原則。6、勞動的邊際效用=勞動的邊際收入×收入的邊際效用;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7、勞動的供給曲線。
  四:理解勞動供給曲線和均衡工資決定方法、
 ?、賱趧拥墓┙o原則②勞動的供給曲線
  生產要素供給的一般分析
  經濟學分析的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者。當要素供給者局限在消費者時,要素供給問題就有一個基本特點,即要素數(shù)量在一定時間內是固定不變的。如,每個人每天只有24小時可利用。所以,消費者要將
  全部時間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分配。
  勞動效用和勞動邊際效用
  勞動效用:勞動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收入,勞動效用實際上是收入效用。勞動邊際效用: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增加效用
  勞動的供給曲線
勞動供給曲線
  為什么勞動曲線先后面跑了,這涉及兩點;一個是替代效應,一個是收入效應
  工資增加的替代效應:收入增加,消費者用勞動替代閑暇,勞動供給增加
  工資增加的收入效應:工資上升,收入增加,消費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閑暇,減少勞動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