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交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一、什么是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是指企業(yè)按照國家稅法規(guī)定,應從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活動的所得中交納的稅金。
  二、如何計算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公式:
  應交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采用應付稅款法,不管稅前會計利潤多少,在計算企業(yè)應納所得稅額時,均按稅法規(guī)定將稅前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據(jù)以計算應交所得稅,記入“所得稅”賬戶。無論企業(yè)如何核算收入或費用,均不影響記入本期的所得稅金額,影響的只是稅后凈利潤。因此,在應付稅款法下,“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和財務會計報告上稅前會計利潤之間的關系,不能表現(xiàn)適用稅率的負擔水平。但由于我國目前大多數(shù)企業(yè)主要存在永久性差異,因此,普遍選擇采用應付稅款法進行所得稅的會計核算。
  納稅影響會計法,即計算當期稅款費用時,以稅前會計利潤為基礎,但計提應付稅款準備時,卻以應納稅所得額為依據(jù)。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時,所得稅視為企業(yè)在獲得收益時發(fā)生的一種費用,并隨同有關收入或費用計入同一會計期間內,以達到收入和費用的配比。在會計核算上,除設置“所得稅”賬戶外,還應設置“遞延稅款”賬戶,用以核算企業(yè)由于時間性差異造成的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以及本期轉銷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納稅影響的金額。該賬戶借方登記本期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納稅所得額產(chǎn)生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以及本期轉銷已確認的時間性差異對納稅影響的金額;期末貸方(或借方)余額,反映尚未轉銷的時間性差異影響納稅的金額。
  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體現(xiàn)了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在所得稅核算中的具體應用。在企業(yè)經(jīng)營的整個期間內,由于政府會開征新稅或者改變企業(yè)所得稅的適用稅率。因此,在不同的納稅年度,納稅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遞延稅款如何在不同的年度內轉銷,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目前有遞延法和債務法兩種方法進行核算。
  以上就是【如何計算應交所得稅】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學習更多關于【初級會計師】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初級會計師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