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人氣值: 893
  • 211
  • 研究生院
獲取2022年考研真題大禮包
  • 類型:醫(yī)藥類
  • 隸屬:教育部
  • 院校人氣值:182660
  • 地址:北京朝陽區(qū)北三環(huán)東路11號
高頓服務號

學校簡介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簡稱“北中醫(y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中醫(yī)藥學科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設,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卓越醫(yī)生(中醫(yī))教育培養(yǎng)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世界一流中醫(yī)藥大學建設聯(lián)盟、北京卓越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高校聯(lián)盟創(chuàng)始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始建于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yī)學院,是國務院批準最早創(chuàng)辦的高等中醫(yī)藥院校。1960年,學校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71年,學校與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合并;1977年,兩院分開,分別恢復獨立辦學;199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中醫(yī)藥大學;1996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和平街校區(qū)、望京校區(qū)和良鄉(xiāng)校區(qū)3個校區(qū),占地面積108.30萬平方米;下設14個教學單位,12個本科專業(yè);有8所直屬附屬醫(y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yī)院,5所非直屬臨床醫(yī)學院,8所教學醫(yī)院;教職工5120人;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學生562人。

分數(shù)線 更多

招生年份 門類 專業(yè)名稱 總分 英語 政治 科目一 科目二 專項計劃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4 37 74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65 78 39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0 - - - -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4 37 74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65 78 39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0 - - - -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200 60 110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0 68 34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5 35 70 - -
2017 管理學 工商管理碩士 160 34 84 - -

報錄比 更多

年份 院系 專業(yè) 專業(yè)代碼 招生人數(shù) 報考人數(shù) 錄取人數(shù) 報錄比
2019 嶺南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335 - - 0
2019 嶺南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41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會計碩士 125300 3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會計碩士 125300 4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27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40 - - 0
2019 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72 - - 0
2019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120200 60 - - 0
2019 管理學院 項目管理 85239 2 - - 0
2019 管理學院 物流工程 85240 10 - - 0

學費 更多

招生年份 院系 一級學科 專業(yè)名稱 專業(yè)代碼 招生類別 學費/單位 學制
2019 政治學院 教育碩士 學科教學(思政) 45102 非全日制 11萬元/年 1年
2019 管理學院 會計碩士 會計碩士 125300 非全日制 7.5萬元/年 2.5年
2019 管理學院 會計碩士 會計碩士 125300 全日制 6.5萬元/年 2年
2019 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碩士 工程管理碩士 125600 非全日制 10萬元/年 2.5年
2019 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碩士 工程管理碩士 125600 全日制 8萬元/年 2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工業(yè)工程 85236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工業(yè)工程 85236 全日制 0.6萬元/年 2.5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項目管理 85239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項目管理 85239 全日制 0.6萬元/年 2.5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物流工程 85240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考試安排 更多

暫無數(shù)據(jù)

推免政策 更多

暫無數(shù)據(jù)

招生簡章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分數(shù)線

查詢
招生年份 門類 專業(yè)名稱 總分 英語 政治 科目一 科目二 專項計劃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4 37 74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65 78 39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0 - - - -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4 37 74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65 78 39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0 - - - -
2017 管理學 會計碩士 200 60 110 - -
2016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80 68 34 - -
2015 管理學 會計碩士 155 35 70 - -
2017 管理學 工商管理碩士 160 34 84 - -

報錄比

查詢
年份 院系 專業(yè) 專業(yè)代碼 招生人數(shù) 報考人數(shù) 錄取人數(shù) 報錄比
2019 嶺南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335 - - 0
2019 嶺南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41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會計碩士 125300 3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會計碩士 125300 4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270 - - 0
2019 管理學院(MBA) 工商管理碩士 125100 40 - - 0
2019 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00 72 - - 0
2019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120200 60 - - 0
2019 管理學院 項目管理 85239 2 - - 0
2019 管理學院 物流工程 85240 10 - - 0

學費

查詢
招生年份 院系 一級學科 專業(yè)名稱 專業(yè)代碼 招生類別 學費/單位 學制
2019 政治學院 教育碩士 學科教學(思政) 45102 非全日制 11萬元/年 1年
2019 管理學院 會計碩士 會計碩士 125300 非全日制 7.5萬元/年 2.5年
2019 管理學院 會計碩士 會計碩士 125300 全日制 6.5萬元/年 2年
2019 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碩士 工程管理碩士 125600 非全日制 10萬元/年 2.5年
2019 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碩士 工程管理碩士 125600 全日制 8萬元/年 2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工業(yè)工程 85236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工業(yè)工程 85236 全日制 0.6萬元/年 2.5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項目管理 85239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項目管理 85239 全日制 0.6萬元/年 2.5年
2019 工商管理學院 工程碩士 物流工程 85240 非全日制 0.8萬元/年 3年

考研大綱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2020年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 基礎醫(yī)學綜合(中醫(yī))考試大綱

    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3-02-01   資料下載
    為了方便考研的小伙伴們,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 基礎醫(yī)學綜合(中醫(yī))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Ⅰ考試性質
    基礎醫(yī)學綜合(中醫(yī))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醫(yī)藥
    學專業(yè)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招生考
    試科目。其目的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xù)攻讀
    碩士學位所需要的中醫(yī)藥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
    高等學校中醫(yī)藥學專業(yè)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
    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yōu)選拔,確保碩士研究
    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基礎醫(yī)學綜合(中醫(yī))考試范圍為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
    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yī)內科學和針灸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
    較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中醫(yī)藥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
    際;能夠運用中醫(yī)學的理、法、方、藥,對臨床常見病證進行辨
    證論治,有較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考試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對中醫(yī)藥學基礎理論知識
    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分別為:
    1.熟悉記憶:根據(jù)試題,要求考生聯(lián)想所熟悉、記憶的有關
    中醫(yī)藥學基礎理論、診法辨證、常用藥物和方劑的效用特點、配
    伍運用,以及臨床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規(guī)律等知識,運用科學、
    明晰的中醫(yī)學術語,準確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斷:運用中醫(yī)藥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解釋
    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及診治的機制,并對不同的藥物、方劑和病證進
    行鑒別與判斷。
    3.綜合運用:通過對所學中醫(yī)藥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
    用,能闡釋有關的理論問題,并對臨床常見疾病進行正確的辨證
    診斷、立法、處方用藥及調護。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Ⅳ考查內容
    一、中醫(yī)基礎理論
    (一)緒論
    1.中醫(yī)學和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基本概念。
    2.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
    《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雜病論》對中醫(yī)學理論體
    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義。
    歷代著名醫(yī)家對中醫(yī)學理論的充實和發(fā)展。金元四大家,溫
    病學派的主要貢獻。
    3.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
    (1)整體觀念:即對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外環(huán)境統(tǒng)一性的認識,
    體現(xiàn)于中醫(y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方面。
    (2)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證的
    概念,辨證與論治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
    含義及運用。
    (二)精氣、陰陽五行
    1.精氣學說
    (1)精氣學說的基本概念。
    (2)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精氣的運
    動與變化,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lián)系的中介,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3)精氣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對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
    對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2.陰陽學說
    (1)陰陽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
    互藏、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含義及其在自然界、人體生理、病
    理上的體現(xiàn)。
    (3)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說明
    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并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
    療。
    3.五行學說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屬性的推演
    與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
    互關系,以及五臟與形體、官竅的關系,并將自然界的變化與臟腑形體官竅聯(lián)系起來,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與傳變,用于疾
    病的診斷與治療。
    4.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特點及綜合運用。
    (三)藏象
    1.藏象與藏象學說的含義,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及主要特點。
    2.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點及區(qū)別。
    3.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體和在竅。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腦、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臟腑之間的關系:臟與臟之關系,包括心與肺、心與脾、
    心與肝、心與腎、肺與脾、肺與肝、肺與腎、肝與脾、肝與腎、
    脾與腎的關系;臟與腑之間的關系,包括心與小腸、肺與大腸、
    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的關系;六腑之間的關系。
    (四)氣、血、津液
    1.氣
    (1)氣的基本概念。
    (2)氣的生成。
    (3)氣的生理功能。
    (4)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氣機"的概念及氣的升降出入在人
    體生理活動中的體現(xiàn)。
    (5)氣的分布與分類: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的概念、組成、
    分布與主要功能。
    2.血
    (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運行。
    3.津液
    (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脾、肺、腎及三焦在津液代謝
    中的作用及調節(jié)機制。
    4.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系
    (1)氣和血的關系: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
    母。
    (2)氣和津液的關系:氣能生津,氣能行(化)津,氣能攝津,
    津能載氣。
    (五)經(jīng)絡
    1.經(jīng)絡的概念及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組成。
    2.十二經(jīng)脈的名稱、走向與交接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表里關系
    及流注次序。
    3.十二經(jīng)脈的循行部位。
    4.奇經(jīng)八脈的含義、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經(jīng)別、別絡、經(jīng)筋、皮部的含義及生理功能。
    6.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及經(jīng)絡學說的應用。
    (六)病因與發(fā)病
    1.病因
    (1)中醫(yī)學病因分類的沿革及中醫(yī)認識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義,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六淫外感與內生"五
    邪"之區(qū)別。
    (3)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4)癘氣病邪的含義及致病特點。
    (5)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點。
    (6)飲食不節(jié)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7)勞逸損傷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8)痰飲、淤血、結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點。
    2.發(fā)病機制
    (1)邪正與發(fā)?。盒皻夂驼龤獾母拍罴捌湓诩膊“l(fā)生、發(fā)展和
    變化中的關系。
    (2)內外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
    (七)病機
    1.病機的概念及其層次。
    2.邪正盛衰病機
    (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等。
    (2)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正勝邪退,邪勝正衰,邪正相持,
    正虛邪戀,邪去正不復。
    3.陰陽失調病機
    (1)陰陽失調病機的概念。
    (2)陰陽失調病機的內容: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
    陰陽格拒、陰陽亡失等病機的概念、特點、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氣血失常病機
    (1)氣血失常病機的概念。
    (2)氣血失常病機的內容
    氣的失常:氣虛、氣機失調(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血的失常:血虛、血瘀、血熱;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
    調: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jīng)脈
    等場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5.津液代謝失常病機
    (1)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概念。
    (2)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內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輸布、排泄
    障礙,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津停氣阻、氣隨液脫、津枯血燥、
    津虧血瘀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6.內生"五邪"病機
    (1)內生"五邪"病機的含義。
    (2)內生"五邪"病機的內容:風氣內動(肝陽化風、熱極生風、
    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
    化燥、火熱內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7.經(jīng)絡病機
    (1)經(jīng)絡病機的概念。
    (2)經(jīng)絡病機的內容:經(jīng)絡氣血偏盛偏衰、經(jīng)絡氣血逆亂、經(jīng)
    絡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絡氣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現(xiàn)。
    8.臟腑病機
    (1)臟腑病機的概念、臟腑病機學說的形成及沿革。
    (2)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心陽心氣的失調、心陰心血的失調,
    肺氣的失調、肺陰的失調,脾陽脾氣的失調、脾陰的失調,肝氣
    肝陽的失調、肝血肝陰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腎的陰陽失調等
    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3)六腑功能失調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奇恒之腑腦、髓、骨、脈、女子胞等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
    及病理表現(xiàn)。
    (八)防治原則
    1.預防
    (1)未病先防:調養(yǎng)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變:早期診治,根據(jù)疾病傳變規(guī)律,先安未受邪之
    地。
    2.治則
    (1)治則的概念、治則與治法的關系。
    (2)治病求本:標和本的含義,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義,正
    治與反治的含義及其適應范圍;治標與治本的運用方法及其適應
    范圍: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3)扶正與祛邪的基本概念、適應范圍及其應用原則和方法。
    (4)調整陰陽:調整陰陽的概念和原則,損其偏盛的基本方法
    及其適應范圍,補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等法
    則的含義及應用。
    (5)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6)調理氣血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7)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義及其運用。
    二、中醫(yī)診斷學
    (一)緒論
    1.中醫(y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四診、辨證、辨病、病案書寫。
    2.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達變。
    3.中醫(yī)診斷的基本法則:整體審察、四診合參、辨病與辨證
    相結合。
    4.中醫(yī)診斷學的發(fā)展簡史。
    (二)望診
    1.望診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亂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臟腑分屬部位,五色的
    主病,望色十法的內容。
    4.望形體:強、弱、胖、瘦及常見畸形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5.望姿態(tài):常見異常姿態(tài)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6.望頭面五官:頭面與發(fā)、目、鼻、耳、口與唇、齒齦及咽
    喉的常見異常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7.望軀體:頸項、胸脅、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見異常
    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8.望二陰:前陰、后陰的常見異常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9.望皮膚:全身皮膚色澤變化及斑疹、白(疒咅) 、癰、疽、
    疔、癤等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10.望排出物:痰涎、嘔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質、量變
    化的內容與臨床意義。
    11.望小兒食指絡脈:望食指絡脈的方法及常見食指絡脈變
    化的臨床意義。
    12.望舌:舌診的原理;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舌診的內
    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變異,望舌體(舌神、舌色、舌形、
    舌態(tài)及舌下絡脈)的內容及其臨床意義,望舌苔(苔質、苔色)的內容及其臨床意義,舌象分析要點及舌診的臨床意義,危重舌象診
    法。
    (三)聞診
    1.聽聲音:語聲、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
    太息、噴嚏、呵欠和腸鳴等聲音的改變及其臨床意義。
    2.嗅氣味:病體與病室異常氣味的臨床意義。
    (四)問診
    1.問診的一般內容:問一般情況、問生活史、問家族病史、
    問既往病史、問起病及現(xiàn)在癥狀。
    2.問現(xiàn)在癥狀
    (1)問寒熱:寒、熱的基本概念,惡寒發(fā)熱、但寒不熱、但熱
    不寒、寒熱往來的概念、表現(xiàn)類型及臨床意義。
    (2)問汗
    表證辨汗:無汗與有汗的產(chǎn)生機制及其臨床意義。
    里證辨汗:自汗、盜汗、大汗、戰(zhàn)汗、黃汗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
    意義。
    局部辨汗: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陰汗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
    意義。
    (3)問疼痛
    問疼痛的性質:脹痛、刺痛、竄痛、固定痛、冷痛、灼痛、
    絞痛、隱痛、重痛、痠痛、掣痛和空痛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問疼痛的部位:頭痛、胸痛、脅痛、胃脘痛、腹痛、背痛、
    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類型及其表現(xiàn)。
    (4)問頭身胸腹不適:頭暈、胸悶、心悸、脅脹、脘痞、腹脹身重、麻木和乏力等癥狀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5)問耳目:耳鳴、耳聾、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現(xiàn)及
    其臨床意義。
    (6)問睡眠:失眠的概念及常見原因,嗜睡的概念及常見原因。
    (7)問飲食口味
    口渴與飲水:口不渴、口渴多飲、渴不多飲等的表現(xiàn)及其臨
    床意義。
    食欲與食量:食欲減退、厭食、多食易饑、饑不欲食、偏嗜
    食物等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澀和口黏膩的臨
    床意義。
    (8)問二便
    大便:大便便次、便質、排便感異常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小便:小便尿量、尿次及排尿感異常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9)問婦女
    月經(jīng):月經(jīng)異常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帶下:帶下異常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3)血和津液的關系:津血同源。
    (五)經(jīng)絡
    1.經(jīng)絡的概念及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組成。
    2.十二經(jīng)脈的名稱、走向與交接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表里關系
    及流注次序。
    3.十二經(jīng)脈的循行部位。
    4.奇經(jīng)八脈的含義、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經(jīng)別、別絡、經(jīng)筋、皮部的含義及生理功能。
    6.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及經(jīng)絡學說的應用。
    (六)病因與發(fā)病
    1.病因
    (1)中醫(yī)學病因分類的沿革及中醫(yī)認識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義,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六淫外感與內生"五
    邪"之區(qū)別。
    (3)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4)癘氣病邪的含義及致病特點。
    (5)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點。
    (6)飲食不節(jié)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7)勞逸損傷的致病特點及病理表現(xiàn)。
    (8)痰飲、瘀血、結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點。
    2.發(fā)病機制
    (1)邪正與發(fā)?。盒皻夂驼龤獾母拍罴捌湓诩膊“l(fā)生、發(fā)展和
    變化中的關系。
    (2)內外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
    (七)病機
    1.病機的概念及其層次。
    2.邪正盛衰病機
    (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由實轉虛;因虛致實;虛實夾雜等。
    (2)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轉歸:正勝邪退,邪勝正衰,邪正相持,
    正虛邪戀,邪去正不復。
    3.陰陽失調病機
    (1)陰陽失調病機的概念。
    (2)陰陽失調病機的內容: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
    陰陽格拒、陰陽亡失等病機的概念、特點、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氣血失常病機
    (1)氣血失常病機的概念。
    (2)氣血失常病機的內容
    氣的失常:氣虛、氣機失調(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
    脫);血的失常:血虛、血瘀、血熱;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
    調: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不榮經(jīng)脈
    等場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5.津液代謝失常病機
    (1)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概念。
    (2)津液代謝失常病機的內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輸布、排泄
    障礙,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津停氣阻、氣隨液脫、津枯血燥、
    津虧血瘀等病機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6.內生"五邪"病機
    (1)內生"五邪"病機的含義。
    (2)內生"五邪"病機的內容:風氣內動(肝陽化風、熱極生風、
    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
    化燥、火熱內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7.經(jīng)絡病機
    (1)經(jīng)絡病機的概念。
    (2)經(jīng)絡病機的內容:經(jīng)絡氣血偏盛偏衰、經(jīng)絡氣血逆亂、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絡氣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現(xiàn)。
    8.臟腑病機
    (1)臟腑病機的概念、臟腑病機學說的形成及沿革。
    (2)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心陽心氣的失調、心陰心血的失調,
    肺氣的失調、肺陰的失調,脾陽脾氣的失調、脾陰的失調,肝氣
    肝陽的失調、肝血肝陰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腎的陰陽失調等
    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3)六腑功能失調病機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現(xiàn)。
    (4)奇恒之腑腦、髓、骨、脈、女子胞等功能失調的形成原因
    及病理表現(xiàn)。
    (八)防治原則
    1.預防
    (1)未病先防:調養(yǎng)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變:早期診治,根據(jù)疾病傳變規(guī)律,先安未受邪之
    地。
    2.治則
    (1)治則的概念、治則與治法的關系。
    (2)治病求本:標和本的含義,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義,正
    治與反治的含義及其適應范圍;治標與治本的運用方法及其適應
    范圍: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兼治。
    (3)扶正與祛邪的基本概念、適應范圍及其應用原則和方法。
    (4)調整陰陽:調整陰陽的概念和原則,損其偏盛的基本方法
    及其適應范圍,補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適應范圍。"壯水之主,
    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等法則的含義及應用。
    (5)調整臟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6)調理氣血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7)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義及其運用。
    二、中醫(yī)診斷學
    (一)緒論
    1.中醫(y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四診、辨證、辨病、病案書寫。
    2.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達變。
    3.中醫(yī)診斷的基本法則:整體審察、四診合參、辨病與辨證
    相結合。
    4.中醫(yī)診斷學的發(fā)展簡史。
    (二)望診
    1.望診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亂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臟腑分屬部位,五色的
    主病,望色十法的內容。
    4.望形體:強、弱、胖、瘦及常見畸形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5.望姿態(tài):常見異常姿態(tài)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6.望頭面五官:頭面與發(fā)、目、鼻、耳、口與唇、齒齦及咽
    喉的常見異常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7.望軀體:頸項、胸脅、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見異常
    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8.望二陰:前陰、后陰的常見異常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9.望皮膚:全身皮膚色澤變化及斑疹、白(疒咅) 、癰、疽、疔、癤等的表現(xiàn)與臨床意義。
    10.望排出物:痰涎、嘔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質、量變
    化的內容與臨床意義。
    11.望小兒食指絡脈:望食指絡脈的方法及常見食指絡脈變
    化的臨床意義。
    12.望舌:舌診的原理;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舌診的內
    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變異,望舌體(舌神、舌色、舌形、
    舌態(tài)及舌下絡脈)的內容及其臨床意義,望舌苔(苔質、苔色)的內
    容及其臨床意義,舌象分析要點及舌診的臨床意義,危重舌象診
    法。

    最后,關于[ 2020年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 基礎醫(yī)學綜合(中醫(yī))考試大綱 ]的介紹,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如果還有其他考研考試相關內容想要了解的,就請登錄高頓考研頻道看看吧。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復試信息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調劑信息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考試安排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暫無數(shù)據(jù)

推免政策

全新考研真題,擇校資料包獲取

預約免費咨詢服務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獲取全新考研真題!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安排回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暫無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