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均衡_202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每日一練(2.21)說到“貨幣均衡”,就不得不提“貨幣失衡”這樣一個相對的概念。因此,雖然標題中只說到了前者,但下文內容將圍繞這兩者展開。趕快跟著高頓小編來梳理一下吧!
貨幣均衡,中級經濟師

【知識點梳理】貨幣均衡與失衡

一、貨幣均衡與失衡的含義

1、貨幣均衡
(1)定義:即貨幣供求均衡,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tài)上保持一致的狀態(tài)。
(2)特征
①貨幣供給與需求大體一致,并非供給與需求數量上的完全相等
②動態(tài)過程短期內供求可能不一致,長期內大體一致
③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2、貨幣失衡
(1)定義:貨幣供給偏離貨幣需求。
(2)分類:
①總量性失衡(央行更多的關注):供給在總量上偏離(大于/小于)需求
供給量>需求量原因:政府向央行透支以融通財政赤字,過度追求經濟增速而不適當地采取擴張貨幣政策刺激經濟。
②結構性失衡:貨幣供求總量大體一致,但供求結構不相符
表現為:短缺與滯留并存;須通過經濟結構調整解決
二者關系:相互交織,且結構性失衡根源于經濟結構

二、貨幣均衡水平決定

1、貨幣均衡水平決定了流通領域的貨幣數量。
2、貨幣的均衡與經濟增長及物價水平的關系:△M1=(Y’+P’)×M0
M1’:貨幣供應量增長率;Y’:是GDP增長率;P’:物價自然增長率

【鞏固練習】

貨幣均衡,中級經濟師
【多選題】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其特征有()。
A.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大體一致
B.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數量上完全相等
C.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
D.貨幣均衡是一個靜態(tài)過程
E.現代經濟中貨幣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答案]:ACE
[解析]:貨幣均衡的特征包括:①貨幣均衡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數量上的完全相等;②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③現代經濟中的貨幣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以上就是【貨幣均衡_202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每日一練(2.21)】的全部內容。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學習經濟師?趕快來測一測!同時,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官網經濟師頻道,學習更多精品課程,練習更多重點試題,了解更多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