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重要性的確定
(一)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
1.含義:
(1)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的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
(2)注冊會計師通過執(zhí)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因此應當考慮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2.確定時間:
計劃審計工作——總體審計策略——審計方向
3.確定過程:
審計重要性確定過程
(1)原則: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yè)判斷確定重要性,經常根據事務所慣例和自身經驗予以考慮,但不考慮與具體項目相關的固有不確定性。
(2)具體方法:選定一個“基準”,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為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3)基準的確定方法:
考慮因素[多選題/簡答題必考點]
a
財務報表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
b
是否存在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項目
c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以及所處行業(yè)和經濟環(huán)境
d
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
e
基準的相對波動性
考慮因素
(a)是否為上市公司或公眾利益實體;
(b)財務報表使用者的范圍;
(c)被審計單位是否由集團內部關聯方提供融資或是否有大額對外融資;
(d)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對基準數據特別敏感等。
與基準的聯系
如經常性業(yè)務的稅前利潤對應的百分比通常比營業(yè)收入對應的百分比要高。
(二)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1.含義:
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發(fā)生錯報時,即使錯報金額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但如果能夠合理預期該錯報可能影響報表使用者作出的經濟決策,應確定該認定的重要性水平。
2.確定方法:
考慮因素
舉例
a
法律法規(guī)或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對特定項目計量或披露的預期;
關聯方交易、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薪酬等
b
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yè)相關的關鍵性披露;
制藥企業(yè)的研究與開發(fā)成本等
c
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特別關注財務報表中單獨披露的業(yè)務的特定方面。
新收購的業(yè)務等
3.實際操作:
(1)特定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應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2)與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相同,認定層次的重要性也需要相應確定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
(三)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
1.含義:
(1)財務報表層次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旨在將未更正和未發(fā)現錯報的匯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
(2)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3)還指為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確定的實際執(zhí)行重要性。
2.確定方法:
(1)確定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并非簡單機械的計算,需要運用職業(yè)判斷;
(2)考慮因素:
a
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
b
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范圍
c
根據前期識別出的錯報對本期錯報作出的預期
(3)實際操作:財務報表層次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通常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50%-75%。
3.運用
(1)
注冊會計師在計劃審計工作時可以根據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確定需要對哪些類型的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即通常選取金額超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的財務報表項目
(2)但是不代表注冊會計師可以對所有金額低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的財務報表項目不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a)匯總
單個金額低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的財務報表項目匯總起來可能金額重大,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匯總后的潛在錯報風險
b)低估
對于存在低估風險的財務報表項目,不能僅僅因為其金額低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而不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C)舞弊
對于識別出存在舞弊風險的財務報表項目,不能因為其金額低于實際執(zhí)行的重要性而不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四)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
1.含義:
如果注冊會計師將低于某一金額的錯報界定為明顯微小的錯報,意味著這些錯報無論從規(guī)模、性質或其發(fā)生的環(huán)境,無論單獨或者匯總起來,都是明顯微不足道的。
2.作用:
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設定的明顯微小錯報臨界值,低于該金額的錯報可以不累積。
3.確定方法:
(1)經驗百分比:通常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3%至5%,通常不超過10%。
(2)考慮因素:
a
以前年度審計中識別出的錯報(包括已更正和未更正錯報)的數量和金額
b
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c
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注會與其溝通錯報的期望
d
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指標是否勉強達到監(jiān)管機構的要求或投資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