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一:CMA考試,備考資料越多越好

  備考資料太少肯定不行,比如部分學友說憑借一套IMA雙語教材就能通過考試,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即便再加上一千多題的IMA舊題也依然不能達到考試要求,因為考試的要求針對各個部分,有非常大的不同,有些內容不僅要熟練掌握,更要有一定的深入理解和答題速度。這都依賴于更多的習題資料來練習。反之,資料太多也不行,一方面分散精力,一方面太多的資料,往往是包含了許多舊版題目,這些舊版的題目,很多不再是考試范圍,有些雖然還是考試范圍,但是已經從Part1的考試內容變化為Part2的考試內容了,比如SEC的一些要求表格10-k和10-Q,原來是出現(xiàn)在Part1考試中的,現(xiàn)在已經變化為Part2的考試內容了。

  總之,一套好的備考教材,應該是*7的,全面的,并且是經過市場檢驗是有效的。
 

  誤區(qū)二:CMA簡單,好考,含金量低

  相對于ACCA十四門課程,AICPA要求18個月內以75%的及格線通過4門科目考試來說,CMA簡單,四門課,三門是單選題,四年成績有效。

  不過這確實是非常大的誤區(qū),因為CMA的相對優(yōu)勢不在于證書本身,而在于證書所學內容和應用實踐的緊密結合,這除了取得證書以外,還需要比較多的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所以需要壓縮考證時間,花更多的精力在實踐中理解和應用CMA知識內容體系,將之轉變?yōu)閭€人對管理會計和企業(yè)管理的理解和經驗。因此通過CMA考試,取得CMA證書往往都是在一年左右甚至一年內。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考試了。

  畢竟CMA考試的內容非常寬泛,每一個Section實際上都相當于其它認證考試的厚厚的一本書。要在一年左右完成考試,也屬不易,而且還是有不少內容是比較新的,和跨學科的,學員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比如Part2中,成本管理和生產管理的結合,Kanban,JIT,全面質量成本等內容,再比如Part3中,供應鏈和成本管理的結合,投資方法和財務管理的結合等等。
 

  誤區(qū)三:CMA考試,可以先開始學習一部分,再決定是否適合來考這個認證。

  了解了CMA考試大綱以后,對考試內容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下一步可以找一些樣題熟悉一下考試的難度大概如何。其實完全不必開始學習一部分內容后再決定是否來考CMA認證,因為我接觸的不少還沒有開始CMA學習而關注CMA考試的朋友,都是以這個理由在給自己一個猶豫的臺階下,我沒有看到他們任何的行動,他們永遠都在猶豫,而和他們一起開始關注CMA的學友,有些已經開始學習了,有些已經完成了一個Part的考試了。決定是否考CMA認證的是你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而不是別的,特別不是你對這個認證的考試內容的了解程度。因為就CMA考試難度和關注CMA認證的人群來講,通過CMA考試是絕對有把握的,不能通過的僅僅只是時間分配出了問題。
 

  誤區(qū)四:CMA學習內容都比較熟悉,適合找些免費資料自學

  沒錯,CMA有不少學習內容非常普通,多數學員都曾經深入學習過,比如經濟學內容,甚至連盜版資料都不需要,因為大學課程學的已經比較深入了,直接去做題都發(fā)現(xiàn)可以達到考試要求了。另一方面,CMA還有非常多的內容,屬于比較新的,屬于有前沿的,屬于有爭議的,屬于靈活多變的,這部分內容更新速度非??欤荚囈笠搽S著理論研究和實踐發(fā)展而不斷變化。比如:Kanban、JIT、ERP、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場營銷學、SOX等等,這部分內容在一兩年前的考試中很少涉及,或者根本不作為考點,如今卻成為一個重要的考試范圍,考點分布也非常多??梢灶A見,未來考試中關于這部分內容的考題變化仍然會非常大。如何了解和事先掌握這種變化趨勢,一套*7的權威的備考教材和一個對CMA考試研究深入的培訓機構就成為[*{6}*]。
 

  誤區(qū)五:CMA適合所有人群

  首先CMA盡管內容寬泛,相比CPA來說,適合人群比較廣,但還是不能面面俱到,它并不適合所有人群。

  比如希望向審計領域發(fā)展的,我要問他是更傾向于外部審計還是內部審計,如果是內部審計,OK,CMA適合他,如果是外部審計,毫無疑問,他應該去考CPA,無論是中國CPA或是英國ACCA或是美國AICPA,都更有利于他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又比如,希望向金融領域發(fā)展,我又要問他,他更傾向于投行還是投資或是保險,如果是投資,毫無疑問CFA更適合他,如果是投行,CMA和CPA對他幫助更大,如果是保險,或許他更應該考慮金融工程和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