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看應聘者的表格式的簡歷的。我基本上花一分鐘看郵件就能判斷一個人夠格不夠格。面試的時候我只用十分鐘就能知道我喜歡不喜歡這個人。一個人有沒有天賦,是不是認真,靠譜不靠譜,其實在他給我發(fā)出應聘郵件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定局了。
  如果一定要我描述3件關于紐約的事,我會說:
  1) 他們討厭游客
  2) 他們討厭在這個星球上除自己以外的每一個城市
  3) 他們看起來都光彩照人
  這樣去描述可能只是因為我來自中西部地區(qū)。但至少據(jù)我觀察,紐約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像是常去健身房的。
  過去我曾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增重,卻無濟于事。但身處于這種健美之人云集的環(huán)境中,讓我決定再做一次努力。
  這次,我需要在方法上做些改變。于是在去年夏天,我決定在紐約雇一個私人健身教練。
  從此這里成了我在紐約最懷念的地方。不,不是帝國大廈,是這家叫Equinox的健身房。
  我對此舉的結果十分滿意。欣喜的我認為在我回去后還能像在紐約一樣,雇一個教練繼續(xù)這樣的日程。
  在我把這想法告訴我紐約教練時,他問到:"他們也是力量訓練和運動營養(yǎng)方面的專業(yè)教練嗎?"
  事實上我不知道。
  生活中你們覺得有多少人會這樣說"我想挨宰,我需要來自認證在力量訓練和運動營養(yǎng)方面的教練意見!”
  人們只會這樣去問,這些教練是否有著各式各樣的資格證書?
  買家們一點也不在乎呢!
  他們只在乎找到那些在自己認知之內最能扯的人,然后他們說怎么做就怎么做。
  幾年前,我去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面試。我有一份好的簡歷,那家公司的人也知道我來自一所好學校。我以為這工作早已是囊中之物。
  事實卻并非如此,我沒收到任何回音。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這個城市中任意選擇了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社區(qū)大學,雇了人。這人當然沒有太多相關經驗。
  事情為什么是這樣?
  這事讓我醒悟,人們在應聘時更多的關注于自身條件,卻往往忽略了去了解應聘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樣的人。
  這非常有悖常理。
  人們一般都會為獲得一些資格而糾結,然后迷失在那一紙證書中。與此同時在幕后的公司完全玩著另一套游戲。
  他們只注重尋找能夠解決他們公司問題的人。
  緊閉的門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文憑和這些資格證書對一些(主要為學術類)行業(yè)還是很有影響的,比如醫(yī)學或法律。但是在很多其它領域,這些看似硬性的工作要求比你想象的要靈活的多。
  公司有時需要在近百個競爭者中選出一個任職者,因此他們需要必須用一些方式淘汰一些人以保證高的效率。*4最快的方法就是設立“門檻”,比如要有"碩士學歷","5年或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等等。
  所以他們的思考理念其實是"我們不想花時間去甄別出那一堆已迷失自我方向的人,——所以一個有 5 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的人極可能做好這份工作"。
  如果你能用其他方式證明你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你就能脫穎而出。然后那些各式各樣的證書就顯得沒那么必要了。
  我能夠在沒修習MBA,沒取得碩士或專業(yè)學位,甚至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成功得到面試機會并任職想要的工作,以上就是其中的秘訣。
  那么問題是你如何證明你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呢?
  得到工作之前先進行預演
  我把這稱為"預演面試"。
  例如,如果你想申請銷售或市場營銷的職位,你可以預測并準備一下。比如,設想面試公司可能會讓你銷售他們的產品,并為之寫一份策劃。如果你想申請與設計相關的職位,你可以為該公司設計一些新方案提供新模型,并告訴他們這些理念從何而來。
  今天,我會告訴你們如何比較準確的預測面試(我會舉些現(xiàn)實中的例子),你的面試結果會發(fā)給在你申請公司中的誰,以及如何寫一封讓公司想看的郵件。(我甚至可以給你一些電子郵件的模板供你使用)。
  讓我們開始吧。
  第1步:縮小范圍,在現(xiàn)有可選擇的工作中篩選
  這不是那種讓你遍地撒網(wǎng)的投簡歷模式,但它更有效率。
  當其他人把自己的簡歷群發(fā)給近百家公司,以期望能夠從中“隨機的”獲得一些面試時(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挑選一些工作并認真準備。少卻精,輕輕松松淘汰掉濫發(fā)簡歷的人。
  首先,在招聘信息中選出3—5個想任職的工作。
  當你瀏覽該工作的內容和工作要求時,這有一些不錯的標準可以用來衡量:
  如果你的工作實踐不夠最低標準時間,但離標準時間不遠,那也是可以變通的。如果你只是一名大學畢業(yè)生,別花時間去申請那些需要7—10年甚至更長工作經驗的中高級職位。但是,即使你只有1年工作經驗,你也可以試著去申請那些只需要3—5年工作經驗的職位。
  如果你的學歷是低于他們所規(guī)定的標準,但同樣,也很接近公司的需要了,也是可以的。舉個例子 — — 盡管我從來沒在研究生院里研習,我卻得到了面試機會——需要MBA學位的實習生面試,和需要碩士學位的全職工作面試。但是,需要博士學位的工作就不在我申請名單之內了。
  請充分了解自己以確保能勝任此工作。你可以不擁有那一紙證書,但你得有真材實料去完成事情。
  當你選出那3 — 5個工作后,請看第2步。
  第2步: 能夠概述在此工作中要做的事
  很好的了解工作中每天到底做些什么事,你就能在事先比較準確的把握住面試的方向并為之準備——證明自己就是他們公司需要的人。
  所以這一步*10要做的事就是弄清工作職責。
  特別注意那些你會立即上手的日常任務。例如,"分析客戶流失數(shù)據(jù)"這事不是你馬上就能做好的事 (因為這需要大量的內部信息才能進行分析),但是"與當?shù)仄髽I(yè)建立合作關系"絕對是你可以幫上忙的事。
  第3步: 為每家公司都進行一次面試預演
  現(xiàn)在你知道了在這些公司任職他們會希望你做些什么,你可以想辦法在面試前去做些類似的事,以便讓自己在面試時可以向他們證明你能勝任此職。
  當我向Kiip公司申請與業(yè)務拓展有關的職位時,我試著拉攏他們和其他公司從而形成合作關系,然后再聯(lián)系一些從事商業(yè)開發(fā)的團隊,最終我得到了這份工作。
  當我申請與產品開發(fā)有關的職位時,我立即對他們所經營的某一產品進行可用性測試,記錄測試數(shù)據(jù),提供一些實用的設計建議,給每個設計組組長發(fā)送我的結論。此事是我在申請Airbnb公司時發(fā)生的。
  諸如此類的事也讓我得以去大型科技公司面試比如Quora,甚至Shutterstock專門為我提供了一項職位。
  我的朋友弗朗辛 · 李也做了類似的事(但比我所準備的更為深入),然后他得到了Dropbox的工作。弗朗辛對Dropbox 的影像功能做了改良,并在Medium網(wǎng)站上發(fā)表了該文章。
  大衛(wèi)·羅吉爾想在Evernote公司獲得與產品經營相關的職位,于是他采訪了23位客戶并把結果匯總分析為10張幻燈片——其內容是關于他如何據(jù)此改進了他們的產品,然后把它投送給公司CEO — — 30分鐘后CEO就回復了郵件并讓他來公司。
  認真的去準備一場面試預演能讓你脫穎而出。正因為此準備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值得的事,而大多數(shù)人從不想做,你做了就是你成功的秘訣。
  第4步: 準備你的郵件內容
  接下來,你得找到公司內合適的郵件接收人,以便你能成功引起該公司的注意。
  如果你申請的是小公司,這更容易— — 你可以投送給任職部門的主管,甚至是公司的CEO。公司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掛出自己的郵箱地址,你可以輕松獲得——如果實在沒找到,你可以試著猜一下地址,很簡單(通常都是 名字.姓氏@公司名稱.com)
  以下是你可以用來參考的郵件模板:
  您好 [名稱]
  我是 [你的姓名],我注意到你的招聘信息 [心儀的職位],對此很感興趣。我認為它對現(xiàn)在的我十分合適 [插入你之前對項目所做的概述],同時我也可以帶給[該公司]帶來一些價值。
  [闡述你的項目 — — 如果你還做了書面總結(比如設計建議) 附上鏈接或著資料。如果你為該公司建立了一些合作關系,那就詢問一下該公司是否想看看這些內容,等等]
  能讓對方快速了解你的介紹: [插入2  — 3 小段對自身經歷的總結,且內容一定要與心儀工作相關]
  非常感謝你的閱讀— — 希望收到你的回音!
  此致,
  敬禮!
  [你的姓名]
  如果對方是一家大公司 (比如Microsoft、 Amazon等),要獲得青睞還要下功夫。因為即使身處同一部門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互相了解,消息共享。(所以你的文檔可能送不到“合適的接收人”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等待,直至你獲得面試機會,然后專心準備那些預演項目,并在面試日期前發(fā)送給你所有的面試官。以下是當你處于此情景時,可用來參考的郵件范本:
  您好 [名稱]
  [通知人姓名]告知我將于[日期]申請 [公司] 的 [職位]一職的面試中與您交談。
  [這里展示你的項目成果(插入鏈接,詢問他們是否想了解這些潛在的合作伙伴,等等)]
  如果在面試時你想聊聊它們(當然是在您認為適當?shù)臅r候),在此我把資料附上以便您能了解 .
  此致,
  敬禮!
  [你的姓名]
  每當我這樣做時,我的面試會變得異常順利,而最終我能得到這份工作。
  "這不是我擅長的工作領域。我在其他領域才有優(yōu)勢!"
  事實不是你想的這樣。
  一切事物都經手于人。人們希望把問題解決,于是他們會更傾向于雇傭那些已經著手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那些為了解決問題還在準備中的人。
  嘗試一下,著手去做。如果你能主動出擊,專門為一家公司做一個項目,如果這樣他們還不回應,那他們傳遞給了你什么樣的公司理念呢?然后你就會知道,這家公司絕不是你想任職的地方。
  所以這是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