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1.個人背景
在職:畢業(yè)于澳門科技大學金融碩士,目前在某大型國有集團負責董事會及投資相關工作,CFAlevel3passed,中級經濟師,證券從業(yè)資格,基金從業(yè)資格。
2.考證動機
在研究生期間,考證氛圍濃厚,在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CFA、FRM在金融界具備含金量,考慮到自學難度較大,因此選擇了高頓,認識了陳一磊老師,至今還是陳老師的小迷弟。
動機主要在于在國內比較卷的大環(huán)境,希望可以豐富自己的履歷,同時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及理論基礎,好在實際工作中能更快速的上手。其實像陳老師所說的,CFA只能推開一扇門,很多實際的工作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還是要上網去查閱很多資料,但是CFA所給予的思維加成和專業(yè)理論,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準的找到工作思路,并干好本職工作。
3.學習經歷
學習可能是個終生的命題,我自己的習慣是每天至少保證2小時左右的學習,在CFA備考期間幾乎都給了CFA。一、二、三級的備考時間平均都在6個月以上,而且是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就算特別忙也幾乎每天都堅持,幾乎沒有斷過,我自己有明確的計劃,陳老師的精講課我是全程聽的,會整理筆記復盤,復習課也會對應查漏補缺,聽完復習課后,我會大量刷題,MOCK、原版書課后題、官網題、乘風上岸,只要是能找到的題幾乎都會刷完。
二、備考和踩坑經驗分享
1.備考時間規(guī)劃
我自己備考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聽課階段,我的習慣不會完全聽完一門(比如聽完權益再去聽衍生),因為我覺得這樣比較無聊,很難串聯起各個科目(這個看個人習慣)。聽課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思路大量記筆記,學習的重點在于建立知識體系和框架,對于重點內容吃透(我自學可能很難吃透,但是聽陳老師的課是可以吃透的)。同時,我會經常看筆記復習,對于快要忘掉的內容,會在睡覺前過一遍,想不起來的就會翻筆記。
第二個階段:復習階段,如果第一個階段做得好,第二個階段比較省時省力,這個階段可以結合刷題了,學習的重點在于在腦海中建立對知識內容的快速調取,這個和上一個階段不太一樣,要對知識點非常熟悉,聽復習課也是為了能從頭到尾的熟悉知識,建立脈絡,像過電影一樣的熟悉每個考點,因為CFA考試時間比較緊張,不熟悉考點的話很容易答不完題,影響考試結果。
第三個階段:大量刷題,刷題主要是找題感,第一個是入題的感覺(也就是能快速讀題代入題目場景),因為CFA是英文考試,很多題目難就難在表達晦澀難懂,所以這個感覺是要練的。第二個是對于出題套路的熟悉,這個過程中可以加強對考點的把握,了解哪些是重點,哪些容易挖坑,這些就不過多贅述了,花上時間刷1000道題就都能明白。
2.備考歷程
研一的時候,應該是2020年9月開始接觸CFA,一級一次過,二級考了兩次,三級一次過,由于還要讀研究生寫論文,所以備考周期拉的比較長了,用了整整4年才考過了三級。
考試經歷:考試都是會緊張的,我一般會保持不過度緊張,變成慌張就好了,不會去管這種情緒。然后主要就是考前平常心,多睡覺多刷題,考試當天早起喝咖啡,主要靠前期的知識積累加考試當天的好狀態(tài)??荚囘^程中如果覺得三級有人敲鍵盤影響你,就戴上耳塞,考試過程中要全程專注,不要受到干擾。
3.經驗筆記
CFA是十門課程,并且都有聯系,所以我個人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是結合著去學習,聽課的時候對內容吃透,定期進行復習,梳理框架和脈絡,并進行查漏補缺,多刷題找題感,花大量時間堅持學習。
三、備考收獲
1.學CFA對個人心態(tài)方面的影響
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處理事情思路清晰,更加自信游刃有余。例如畏難情緒會大幅度下降,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會先去查閱很多資料,再去考慮多種路徑,然后結合已學CFA的理論指導和實際情況,最終會選擇相對優(yōu)的解決方案。學習CFA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是長時間的研究,不會再選擇簡單的思考邏輯,會靜下心來深入鉆研,面對困難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2.對個人實習/就業(yè)有所幫助?
可以拓寬擇業(yè)的范圍,選擇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等崗位,面對CFA持證人的面試官,會有天然優(yōu)勢和天然好感,在就業(yè)過程中可以豐富履歷錦上添花,提高了高精尖崗位就業(yè)的成功率,上手工作也變得更加容易。例如公司有發(fā)行REITS和發(fā)行基金的需求,在寫方案和讀材料的過程中,可以快速的理解其中的內在邏輯,只需要再查閱一下目前的法規(guī)和政策,基本就可以出具相關方案,通過陸續(xù)跟進相關項目,可以迅速get實踐相關技巧。
3.對個人考研/留學有所幫助?
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英文能力,提升考研成功率,也便于通過留學語言關,閱讀金融相關知識和外語教材壓力會小很多,申請留學材料可以自己撰寫,對考研英語科目也很有幫助。
4.其他收獲
通過學習CFA,可以培養(yǎng)學習的習慣和對學習的興趣,即便考完CFA,也會去學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從而變得更加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