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高頓cfa老師跟大家分享過一個10年前就考CFA的大神,戳右邊回顧《十年前考CFA的人,現(xiàn)在怎么樣了?》當時大家對這位高手后來的備考情況很好奇,現(xiàn)在高頓cfa老師繼續(xù)來講一下這個故事。
  CFA三級學長總結了一套CFA學習資料大禮包,在CFA考試前一套好的CFA學習資料,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領取CFA2018-2019CFA學習資料
  01
  嚴格的“三輪學習和復習計劃”
  2007年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CFA第一級考試的備考之中。為了全身心投入學習,暑假我只回家了幾天,便又返回學校——我家與學校在同一座城市。在翻閱了課程目錄之后,我制定了比較嚴格的“三輪學習和復習計劃”:
  第一輪,從暑假開始,至“十一”假期之前。2007年CFA第一級考試的十個科目一共分為68個章節(jié)(chapter)——KaplanSchweser的Study Notes稱為“Reading”,2018年的考試大綱分為60個Readingds——暑期還剩大約50天,加上9月份的時間,一共約有80天左右的時間,除去每周1天的休息時間,差不多剛好68天(3個月差不多12周),每天一個chapter的話,在“十一”之前可以完成全部內容的學習。學習資料以Study Notes為主,看不懂的地方再去翻閱教材,為了保證英語閱讀速度,不準看中文教材。每學完一個chapter,都要做Study Notes后面的練習題。
  第二輪,從“十一”假期之后,至十一月底。這輪復習以“session”為單位進行復習和練習(2007年CFA考試一級分為18個sessions),每2-3天一個session,涵蓋所有的知識點,重做Study Notes后面的練習題,這次再加入官方教材的課后習題。
  第三輪,從十二月份直至考試,重點復習:(1)“Session 1:Ethical and ProfessionalStandards”(因為據(jù)說這是CFA考試中的“一票否決”部分。CFA考試各部分的成績按檔位分為“正確率低于50%”、“正確率介于50%-70%之間”和“正確率高于70%”三個檔位,一旦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的成績處于“正確率低于50%”的檔位,即使后面所有科目的正確率都高于70%,也會fail掉,所以這一部分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能掛);(2)計算器的使用方法(中國學生從小就很少使用計算器,所以對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比較陌生,即使在第一輪學習中學會了,也很容易遺忘);(3)做1-2套mock exam,主要是練習速度(前面我們已經說過,CFA第一級考試的難點只有兩個,一個是知識上的廣度,一個是語言。前面計劃堅持看英文材料也是為了訓練閱讀速度)。
cfa
  同時,為了勞逸結合,我決定每周給自己放一天假,“十一”七天假也用來玩耍。
  計劃制定好之后,便開始執(zhí)行。每天早上,吃過早餐之后,我便到學校的自習室學習。可是,沒幾天,我便遇到了困難:第一個科目“Session 1:Ethical and ProfessionalStandards”的內容(那時GIPS的內容是放在第三級考試中的,不像現(xiàn)在放在第一級中)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需要從零開始學習;而且,要命的是,這部分內容需要記憶和練習的量極大,每一條內容都有大量的案例。按照原來的計劃,這部分的內容應該在三天之內學完,但是實際上我花了一個星期才學完,而且還不能非常熟練地背誦那6條“Code of Ethics”和7條“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這是這部分內容最基礎的部分,如果不能熟記,習題很難做對。好不容易囫圇吞棗,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卻依然云里霧里,完全沒有信心,以至于我開始懷疑自己低估了CFA備考的難度以及制定的學習和復習計劃能否按時完成。
  我知道必須要做出改變了,不然我會深陷第一個科目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更不用說繼續(xù)推進了。幸好,我是文科生,對于記憶內容的學習還比較有辦法,總結起來就是“化整為零,日積月累“八個字。從第二周開始,我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進入后面內容的學習,但是從第二周起,一直到考試之前的每一天,我都要花半個小時背誦或默寫一條“Code of Ethics”或“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Conduct”,同時復習“Study Notes”中對應的案例。這樣,到一級考試開考的時候,我已經默寫了5遍以上,案例和習題也做過不少,通過這樣的“溫故而知新”,每一次復習這部分的內容都會有新的收獲,原本模棱兩可的概念也變得清晰起來,一讀到題目基本能夠判斷應該適用哪一條Code。在以后第二級和第三級備考的時候,我使用了相同的方法,并且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后來,我跟CFA考友交流,得知有一些考友學習的時候一開始直接跳過這部分,而把它放到最后,在考試前的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突擊學習和訓練,就像他們在大學里準備諸如“馬列”、“毛概”、“鄧論”等需要大量喝短期記憶的課程一樣。這種辦法的效果也很好,上考場的時候都記得很清楚,但是一下考場可能就忘了,繼續(xù)后面的考試的時候又要重新?lián)炱饋?,其效果不如孔夫子所說的“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因此,我強烈建議,各位備考的同學,牢記“化整為零,日積月累”這八個字,將其應用于需要記憶的科目上。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我發(fā)揮了文科生擅長的記憶學習法,卻也面臨著文科生的噩夢,那就是緊接著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之后的QuantitativeMethods。
  02
  文科生的噩夢
  大學數(shù)學,對于大部分文科生來說,簡直就是考試殺手。即使學習難度等級最低的“數(shù)4”,一般大學里也至少要開《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和《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這三門課,每一門課都會掛掉不少同學。我當年學習這些課程的時候,如臨大敵,每次上課都積極到場,平時分(出勤率、平時作業(yè)等)一分也不敢落下,考試之前還要集中精力復習和練習。好不容易挨過了三個學期,以為到了大二下學期終于沒有數(shù)學課的時候,突然又殺出來一門《計量經濟學》(研究生階段是《中級計量經濟學》),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上。所幸的是,這些科目的所有考試,我都平安過關了。
  CFA考試的Quantitative Methods,主要內容是《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以及《計量經濟學》,其內容全部摘自理查德 A. 德弗斯科等人所著的《Quantitative InvestmentAnalysis》(定量投資分析)一書(目前國內有翻譯版本),第一級至第三級分別選用不同的章節(jié),而且這么多年這部分的內容都是沒有變化的。
 
cfa
  一級考試共選用7個章節(jié),分別是:
 ?。?)貨幣的時間價值(The Time Value of Money)
 ?。?)貼現(xiàn)現(xiàn)金流的應用(Discounted Cash Flow Applications)
 ?。?)統(tǒng)計學的概念和市場收益率(Statistical Concepts andMarket Returns)
  (4)概率論的概念(Probability Concepts)
 ?。?)常用概率分布(Comm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6)抽樣和估計(Sampling and Estimation)
 ?。?)假設檢驗(Hypothesis Testing)
  在2018年的考試中,Quantitative Methods還加入了原本放在Equity里面的Technical Analysis,這部分主要是概念性的,考試涉及到的也不多,并不是很重要的內容,因此我們在此也忽略不計。
  以上7個chapter中,“貨幣的時間價值”和“貼現(xiàn)現(xiàn)金流的應用”是最簡單的,只要細心,不貪快,每次都踏踏實實地在時間軸上準確地標注現(xiàn)金流及其方向,正確理解題目的意思,基本上不會出錯。但是,這兩個chapter中會廣泛使用計算器,而計算器的使用方法也很容易遺忘。我強烈建議,在第一輪學習的時候,應以邏輯的理解為重點,不必過分糾結于計算器的使用。只需要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找一些此章節(jié)的習題練習,在考試前熟悉計算器的使用即可。
  “統(tǒng)計學的概念和市場收益率”這個章節(jié)也還算好理解和學習,主要是一些統(tǒng)計學中的基本概念,知識點難度也不大,結合案例學習很容易就能學會。
  到了“概率論的概念”和“常用概率分布”就有點漸漸力不從心了。雖然它們只是概率論的基礎知識,數(shù)年之前我也學過《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但是它們對我來說仍然是新面孔。進入這兩章之后,我的進度明顯地慢下來。由于是暑假,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回家,學校也沒有相關的課程在講,因此求助于同學或課堂是沒有可能了。沒奈何,只好打破之前定下的一條規(guī)矩(“不準看中文教材”),翻出以前的課本和筆記,先弄懂內容,再去看英文材料。通過這種方法,這兩章也基本能搞定。
  然而,到了“抽樣和估計”和“假設檢驗”的時候,則完全迷了路,找不著北,經常搞不清楚學生t分布和z分布的區(qū)別,也經常搞混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和標準誤(standard error),更不能理解“中心極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的含義——后來我才知道,這些是理解“抽樣和估計”和“假設檢驗”這兩章的基礎,無怪乎我始終學不清楚這兩章??追蜃拥轿迨畾q的時候才發(fā)出“知天命”的感慨,我卻不得不在不到他年齡一半的時候發(fā)出同樣的感慨。天下之事,大部分靠勤奮和堅持可以達成,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即使再努力、再勤奮,也是做不到的。數(shù)學于我,就是這樣不可逾越的存在。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以及本部分“QuantitativeMethods”的學習使我大受打擊,我甚至負氣地兩天沒有出門,悶在寢室里睡大覺。但是,后來想想曾經立下的決心,我還是安慰自己:“就當這是彌補考研究生應該付出的艱辛吧(我是保送本校研究生的,因此沒有備考的經歷)!”本著“眼不見為凈”的阿Q精神,我硬生生地放棄了這兩章,而直接進入了下一個科目。這兩章的內容,要到2007年秋季開學后,我去蹭大二年級的《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課堂,才勉強補上。為了為后面的考試奠定基礎,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同時還去旁聽了《計量經濟學》的課程。
 
cfa
  時至今日,再度回想起復習Quantitative Methods的這段時光,我都覺得心有余悸。即使是今天,再翻看這方面的內容,我仍覺得它們認識我而我不認識它們——在數(shù)理方面的短板也制約了后來我在工作上的進步,很多時候,我只能止步于概念、原理的規(guī)劃和論證,卻沒有辦法利用數(shù)理的工具更進一步求證,而不得不借助同事或朋友們的力量。
  丟下了這個沉重的負擔,進入到下一個科目“Economics”的時候,我那備受打擊的自信才恢復了一點,畢竟,我主修的專業(yè)就是“Economics”呀。
  03
  善用外援,保障時間
  CFA考試的十個科目之中,前兩個科目“Ethical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和“Quantitative Methods”就讓我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雖然只經過了短短兩周的時間,滿滿的自信卻幾乎被粉碎,雖然及時調整了方法和心態(tài),但是自此以后再也不敢輕視,還得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前進。
  第三個科目是Economics,經濟學。我大學的主修專業(yè)就是經濟學,這個專業(yè)在課程設置方面,《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自然是重中之重,前者開了4個學期的課程(包括初級微觀經濟學、初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和中級宏觀經濟學),后者開了2個學期的課程(政治經濟學上、下),另外還開了1個學期的《國際經濟學》,教授課程的老師也是本校較好的,要求也高,所以基礎打得比較牢固,學習CFA的經濟學科目也比較輕松。
  CFA的經濟學科目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基本與我在學校的課程重疊。這三個部分都是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對于我們這些主修經濟學的考生來說,是很簡單的。后來,我也接觸過一些理工科的考生,詢問他們跨專業(yè)考CFA的感受,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來說,CFA第一級考試的內容以基礎為主,難度并不高,以經濟學為例,跨專業(yè)的考生一般認為國際經濟學最簡單,其次是微觀經濟學,再次是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因為里面會使用比較簡單的數(shù)學,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非常容易理解;微觀經濟學里也有大量公式、圖表等,也比較容易掌握。不過,據(jù)他們所說,有效的方法還是去蹭課聽講。
  在我備考CFA第一級考試的2007年,內地報考的學生還比較少。CFA協(xié)會為了幫助我們復習,向我們發(fā)送郵件,請我們填寫地址,并根據(jù)地址的遠近幫我們聯(lián)絡考友,折騰了將近一個月,終于在這座加上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人口的城市里聚集了6名考友。第一次會面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興奮,除了我一個人是在校學生之外,其余幾位分別是統(tǒng)計局、審計局、高校、銀行等單位的在職人員。大家在一起交流備考心得,講述自己遇到的困惑和難點,等等,氣氛十分熱烈。這次聚會持續(xù)了整整一個下午,并選舉了會議召集人,約定定期聚會討論。后來,我們又陸陸續(xù)續(xù)聚了幾次,但是明顯感覺這些考友們因工作、家庭等事宜分散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平均每天的備考時間不足一個小時。
 
cfa
  我講述上面的故事,是要說明:CFA備考的外部支援和時間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固然,不同的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各不相同,但是,據(jù)我觀察,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有力的外部支援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外部支援主要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蹭課,這對于尚在校園的考生來說,是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些已經畢業(yè)離校的考生,很難有機會重返校園。因此,我強烈建議那些尚在學校的考生,一定要好好利用學校的資源,盡可能地去多上些課,對于自己不太熟悉的課程,甚至可以多次去聽(我自己就連續(xù)上了三個學期的“金融衍生品”課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后來在備考CFA一級到第三級考試的時候就很輕松了;對于數(shù)量部分,我在一級考試中直接跳過的部分,也是通過蹭課的方式補上了),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大學課堂一般不會聚焦于CFA考試;第二種是與考友組成學習小組,定期交流討論,但是這是最沒有約束力的方法,經常會有人缺席,久而久之也容易散伙;第三種是參加培訓機構的培訓,2007年時主要的培訓機構都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現(xiàn)在則擴展至考點覆蓋城市了(例如,高頓財經的培訓網點覆蓋區(qū)域已非常廣泛),而且這些機構培訓高度聚焦于考試,除了知識點的覆蓋,還有考情分析和考點聚焦,針對性更強,缺點是費用稍高(但是相比于CFA考試費用,以及所獲得的收益來說,培訓費用并不高);第四種是聽網課,這種方式目前也很流行,但是對于考生來說,這是比較被動的方式,因為只能聽課,不能提問、不能討論、不能擴展。
  在備考時間上,據(jù)說每一級考試的平均備考時間是300個小時,如果按照每天2個小時計算的話,則是150天,5個月。當然,這只是粗略的統(tǒng)計,而且是全球平均備考時間,具體還是因人而異。但是,這也說明,CFA備考絕對是需要時間投入的,除了極少數(shù)天才之外,大部分考生還是要投入相當?shù)臅r間來備考的。如此長時間的備考,需要做兩件事情:總體規(guī)劃與日常堅持,做起來的時候,前者簡單而后者困難。我相信,每一位CFA考生都有一個宏大的備考計劃,但是最終能夠堅持下來的,卻并不多——每年CFA考試都有大量棄考者,這些棄考者中大多數(shù)是因為沒能堅持下來。
  因此,我總結CFA備考的兩個重要方法,就是標題中所說的“善用外援,保障時間“八個字,各位考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來落實。
  CFA備考資料:
  CFA官方教材(CFA Curriculum)(約3500頁)、CFANotes(約1500頁)、CFA一級中英文教材、CFA精要圖解、CFA協(xié)會道德手冊(Standards of Practice Handbook)、歷年MOCK以及考試專用計算題。
  文章來源:高頓,更多CFA資訊【請關注微信號:gaoduncfa】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CFA內容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