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報名了網(wǎng)校的AICPA課程。2018年2月赴關(guān)島考過了BEC&REG,10月赴紐約順利通過了FAR&AUD?,F(xiàn)在,我將兩次考試的學習心得分享給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高效備考,順利通過AICPA考試!
  AICPA的四門考試涵蓋范圍非常廣,整個學習的過程促進了我對美國的財會體系產(chǎn)生比較系統(tǒng)的認知,能夠理解US GAAP美國會計準則、審計流程設計等知識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邏輯,同時也感嘆美國的個稅體系之先進,在復習過程中,我也認識到AICPA考試覆蓋的知識其實比較寬泛,真正上手工作還有各州更多的法律需要深入學習。
  但處于考證階段的我們,盡管有太多要學習,目標還是盯準了四門考試的通過的通過,AICPA考試中龐雜量級的內(nèi)容也足夠我們消化體會了。
  BEC
  首先準備的兩門是BEC和REG,其中BEC一直是被公認為最簡單的一門,雖然我對國內(nèi)的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一些教材非常熟悉,但是學習以后發(fā)現(xiàn)國內(nèi)教材內(nèi)容與BEC覆蓋的內(nèi)容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關(guān)于IT的內(nèi)容,那一章對于我這種僅限Microsoft軟件操作的人來說學習難度是致命的,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即使查明白了也不理解什么意思,我只好用最笨的辦法,把老師總結(jié)出來的重點一字一句地讀一遍抄一遍,做筆記的時候自認為是全理解了,但發(fā)現(xiàn)一做題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后來在做題中我掌握了一個規(guī)律,盡量不要選不認識的選項,那些生僻的單詞可能就是用來迷惑你的,真正的答案應該和AICPA教材講的內(nèi)容是非常貼合的,所以試著去認真理解課本內(nèi)容再把握住自己能夠清晰理解的選項去答題,這樣是能夠提高正確率的。
  在BEC的整體復習中,我用的是題海戰(zhàn)術(shù)。把學習軟件的所有題都做了兩遍,我兩次刷題大概間隔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事實證明二刷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知識點大多是細小不呈體系的,學習的進度非??欤谝槐榈淖鲱}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可是等看完了REG就會發(fā)現(xiàn)BEC中曾經(jīng)做的非常順利的題又摸不著頭腦了。
  太多公式和理論一時之間無法扎根大腦,所以BEC要刷兩遍題庫。到第二遍做某些題發(fā)現(xiàn)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一定不能嫌耽誤時間不回看教材內(nèi)容,稀里糊涂做題其實是最浪費時間的,哪怕花些時間重新學一遍也不能純粹為了趕進度而只顧做題數(shù)量不顧質(zhì)量。
  BEC的題庫有大量的計算,這一點是難不倒我們中國考生的,所以在corporate governance和information system這些沒有涉及太多計算的章節(jié)上要更下功夫,考察的方式也比我想象地更加靈活:將企業(yè)的某個具體情境描述給你,要求結(jié)合理論做出判斷。
  做這類題時,我經(jīng)常感覺哪個選項都可以,但答案卻是唯一的。做完記得看題目下方解釋,明白錯誤選項錯在哪里,正確選項對的原因。有的時候完全是蒙對的,這種情況不能抱有僥幸心理,盲目自信,就以為自己已經(jīng)會了,而是更應該深入。
 
  REG
  我大概從2017年11月底開始了BEC正式的第一輪復習,于12月底開始REG的第一輪復習,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扎扎實實過了一遍REG,包括所有題庫。
  快過年單位也放假了所以每天可以全職復習,感覺一天24小時也根本不夠用似的,所以到2018年1月底的時候我才開始第二輪的BEC和REG復習,那時候臨考試也就剩兩個禮拜了,最后時間特別緊,每天瘋狂刷題,最高紀錄一天300多道,每天睡也睡不著,因為實在太興奮了,但是同時也非常疲倦,做題做到讀完題大腦完全沒反應才罷休,所以備考期間適當吃點補品補補腦子也是可以安排在計劃內(nèi)的。
  REG這門科目雖然很有挑戰(zhàn),但是一旦理解其中的邏輯,再加上多做些題也就大概明白考試的套路了。
  進行第一輪學習的時候比較辛苦,因為我沒有太多英文的法律基礎,很多專有名詞表達在印象中非常模糊,多虧了網(wǎng)校的輔導課程幫了我很大的忙,經(jīng)過老師一解釋很多疑問自然就解開了,記憶也更加深刻一些。
  AICPA教材總結(jié)了很多助記詞,對記憶也很有幫助,而且學到后面發(fā)現(xiàn)法理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試著站在法律制定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法規(guī)背后的邏輯其實是相通的。REG的題庫我也刷了兩遍,對知識點的記憶效果明顯。
  AUD
  第二次去考試一并報了FAR和AUD。兩門挑戰(zhàn)不小,我從2018年7月中旬開始備考,先準備的是AUD。我基本沒有什么審計基礎,所以第一遍學習的時候內(nèi)心其實非常崩潰。AUD內(nèi)容量大,難以理解,不知所云,而且計算類的題目太少,文字描述性的問題居多,考察的能力中個人覺得應用比較多,非常貼合實務工作。
  教材中也是滿篇文字,所以AUD學到后期的明顯感覺英語水平提高了,長長的題目可以很快讀完,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確獲得了提升。當然,題目中有很多文字陷阱,稍不留神多一個單詞或者少一個單詞就不準確了,所以做審計的題目不僅要快速理解題意,還要求判斷穩(wěn)準狠,這個和大量做題增長經(jīng)驗是密切相關(guān)的。
  AUD過第一遍的時候我完全是沒有任何思路,但還是強迫自己把題庫所有題跟著做了一遍,正確的和錯誤率都是一半一半。直到全部完成題庫練習,我終于明白了審計各個章節(jié)的邏輯和聯(lián)系,如果你帶著一個偵探要去破案的心態(tài),就能夠完全理解內(nèi)在的所有邏輯了。
  除此之外,我將AUD第一輪復習完后就立馬轉(zhuǎn)向了FAR,事實證明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AUD有太多偏向?qū)崉諔玫念}目。對US GAAP的了解有助于思考題目中具體的審計工作,會對題目描述的會計業(yè)務流程更加熟悉,能夠更加清晰地捕捉到題目中的敏感信息點。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AICPA備考資料,里面有很多AICP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在對于上班族來說,電子版的也很適合在地鐵上查閱:【2019電子版AICPA備考資料】
 
  FAR
  最后,我因為FAR第一輪學習進度拖后導致AUD的第二輪復習時間非常緊迫,大概就是11、12天的時間吧。那時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二刷題庫了,所以定下決心把教材再認真過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拿出筆記本,將最重要的內(nèi)容重新整理到紙上。我的筆記原則是簡易為主,中英文摻雜,自己能看懂就行,這樣也便于串聯(lián)知識理順其中的邏輯。
  至于練習,我偶爾試一下個別module的題庫,自認為已經(jīng)比第一輪理解深刻許多了,但是還是正確和錯誤率各一半,所以非常沮喪也就放棄了題海戰(zhàn)術(shù),接著回歸教材。
  但是我要提醒各位考友的是,Simulation必須要練。我為了保持做題的手感,在各章節(jié)里抽了幾道,當然正確率還是挺慘不忍睹的。Anyway,要對自己有信心,抓住一切機會去記憶和理解AUD的知識點。
  因為下半年我在英國工作,飛去紐約還可以贏得5個小時的時差,想到這些都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赴考的時候我只帶了電腦和筆記本,沒有帶厚厚的教材,飛機上睡不著的時候我也在看筆記,看自己筆記的時候邊加深理解邊問自己,能不能自己在心里講出來這些內(nèi)容(比如各種各樣的audit report)。
  最后補充一點,個人覺得AUD里最后兩章(review/compilation等等業(yè)務)應注重記憶。
  復習FAR之前,我嚴重低估了這門科目的難度。雖然知道US GAAP和IFRS有差異,但是總以為自己還是有會計知識基礎的,所以只給自己留了20天的時間準備一遍FAR。結(jié)果就是,我花了整整一個月去消化這門信息量龐大的FAR。發(fā)現(xiàn)太多GAAP準則僅學過一遍,在腦海中并不能留下什么印象,前學后忘。有很多概念和理解的角度是與IFRS有很大出入的,同時還要注意兩個準則的差異點,唯有做題能夠強迫自己加深印象。
  讓我覺得挑戰(zhàn)最大的是pension、非營利組織機構(gòu)和政府會計,因為我在國內(nèi)學到的會計基本沒有這方面的接觸,而且起初學起來我覺得很難理解各種各樣的基金賬戶。這時候,網(wǎng)校的老師救了我,帶我以中式思維慢慢理解其中的邏輯。
  根據(jù)我復習FAR的經(jīng)驗,此門考試雖然量大,題目靈活,但不宜把復習戰(zhàn)線拉得過長,第一遍扎實學習后,與第二遍的間隔時間不宜過久,復習的時候適當有些緊張情緒也是有益的。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
  總之,跌跌撞撞考完了AICPA,個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備考的旅程不僅使我接觸到新的知識,更是對我心理的一番歷練,使我成長。當翻過一座山自然會看到另外一番風景,會看到更遠更高的山,激勵自己定新的目標,獲得更深層次的精神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