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ACCA絕對是一個辛苦的過程,這篇小文咱們來聊聊我當時是怎么考ACCA的,也來聊聊我對童鞋們時間規(guī)劃方面的建議,供童鞋們參考。
 
  1)我是怎么考的ACCA,你又該怎么備考
 
  ACCA的主體課程,是由我們學校老師講的,當作一門知識講,而不是為了通過一門考試講。臨近考試的時候,學校會邀請培訓機構的老師進行3天18小時的“串講”,串講老師會更貼近考試本身,也會押題。我用這種方法通過了最開始的6門考試。了解到F7開始難度激增,我又調皮想著比學校的進度多考一門P6,于是我在2006年的暑假,參加了培訓機構的暑期培訓,提前開始學習。整體算下來,我自己額外花錢參加培訓學校課程的有F7 F9 P6三門。完全自學連學校的課都翹掉的有P5 P1 P2 P3三門。
 
  我在學習上的建議是這樣的:
 
  學ACCA跟考ACCA真的不是一回事。如果想認真學習知識本身,我建議配合中文書看。超級推薦《會計學企業(yè)決策的基礎》,作者之一是Jan R.Williams,財務會計分冊和管理會計分冊都不錯。阿倫斯的《審計學一種整合方法》,必讀書目。
 
  我考ACCA的年代跟今天比,資源匱乏,我沒有渠道可以打探到哪個老師哪門課講得好可以完全信賴他的講義(那時候才有幾個ACCA老師啊,講的早的都是“名師”),于是我不得不去讀BPP/Kaplan出版的每門課程的書(幫主提示:ACCA超級教材上線,中英雙語,6大批注類型,考試精華與名師視頻盡在其中,知識點梳理,思維導圖&財經單詞總結,讓你擺脫被ACCA支配的恐懼,公眾號首頁回復「超級教材」,查看購買詳情)。十幾年后的今天回頭看,十幾本500頁起的全英文大部頭連貫深入閱讀的經歷,是我自己的英語基礎。不管多么謙虛的認為自己英語很渣,十幾年后,這個基礎還是在的。我清楚的記得2005年的寒假我開始認真讀書的時候,F2的第一個A4頁,我花了1個半小時,我的天啊怎么有那么多生詞,好絕望。咬牙堅持一下發(fā)現,第2頁1個小時,第3頁半個小時,單詞重復頻率極高,差不多3天就進階到了15分鐘1個A4頁。所以寶寶們啊,自己去讀英文教材其實沒那么恐怖的,不要怕啊不要怕。
 
  碰到好的老師還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上М斈晡遗龅竭^的好老師,如今大多不講課了。我建議多看評論,按課程挑選老師,不要盲目相信某個培訓機構,畢竟每個培訓機構都有負責任的好老師,也有渾水摸魚為了掙錢的老師。
 
  為了通過考試,要多做題,做歷年真題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每門課程的8年左右的真題,每道題我都至少做了3遍。不然通不過的呀。比如2007年12月忙于找工作,我每門課程只花了3天看了看串講講義,那么自然是fail的。ACCA不考偏門知識,明確的重點就是考試的重點,尤其是考官親自寫的文章上,考官認為的重點,那一定是要認真準備的。
 
  我那時候沒有免考,也沒有機考,14門課程,一門一門考下來,感覺最吃力的是F7 F8 F9,過了這個階段,到P1-3的時候,有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有勇氣翹課全自學了。如果前面課程免試的比較多,請比我更加認真準備。
 
  最吃力的課程是F8。我覺得可能是因為身為學生的我,根本沒理解審計是什么。為了準備F8考試,BPP/Kaplan的書我都看了,市場上的培訓講義也都看了,但是最有用的還是阿倫斯的《審計學一種整合方法》。自己做了現在回頭看都覺得很牛逼的學習筆記哈,真題自然也是刷了5遍以上。
 
  最難的課程是P6。考過P6以后覺得其他考試的題量儼然不算事兒。P6的知識點真的是太多了。這個難不是知識本身多難,而是學不過來記不住。
 
  刷題要講究方法。我都是逼自己先寫,絞盡腦汁后,再看答案。這種方法看起來慢,但其實是事半功倍。童鞋們你信我呀,這種計算類的科目,你就算答案看的再明白,自己上手都蝦米。一定要不看答案自己找題眼找入手點,自己先做,再對答案。刷到第三遍,還做錯的地方,要拿明顯顏色的筆標記出來,考試前要重點看的自己經常錯的地方。
 
  2)大一、大二、大三,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呢?
 
  大一我建議多參加學?;顒咏佑|學姐學長,多聽講座,多看雜志書報,總之多接觸各種各樣的行業(yè)、職業(yè)、人,想清楚自己人生的大方向:從政、從商、從事學術研究。大的方向確定了,再分析自己是否要讀研。仕途和研究,都必須讀研,而從商講求實務經驗,覓得一份好工作找到一個好起點更重要。如果選擇從事商業(yè),那么是否讀研、在國內讀還是出國讀,要看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更多的是在跟前輩的交流、在實習中感知的。我這些年見過很多“說好了畢業(yè)找工作但是實習越多越想讀研”以及“說好了讀研但是實習越多越覺得不需要讀”的學生……這個選擇只有最最了解你自己的你,去做決定。
 
  大一就可以去參加下大四的招聘會,感受下企業(yè)招聘的要求。就業(yè)培訓,也可以參加,先了解清楚3年后(注意不是4年,第4年開始就要找工作了)社會求職對你的要求,這樣大學3年的規(guī)劃會更切實際。
 
  大學一共有3個暑假。大一的暑假很難找到實習,大二的暑假也不是那么容易,黃金暑假只有大三。但是倘若大三暑假沒有拿到滿意的實習,那么大四初的求職基本無望。這里一定要說明,找工作開始在大四開學的9月,好工作結束在大四開學的12月,再晚不過春節(jié)后的3、4月。找工作這件事不是大四7月畢業(yè)了才開始的,請記??!
 
  所以,大一的暑假大二的寒假,嘗試下找實習,萬一找到了呢。如果沒找到,可以考慮參加有價值的培訓。比如英語培訓,比如鍛煉溝通技巧、團隊協作的培訓。我大二的寒假是在美國度過的,走走轉轉,參加活動參加課程,對開拓視野有很大幫助?,F在有很多夏令營、游學,不能一概而論說值得去或者一定不能去,要具體項目具體分析。如果能切實提高軟技能,或者幫你開拓視野,經濟能力又可以承受,那是不錯的選擇,肯定比你在家呆著刷夜玩兒游戲看電影有收獲。但是一定不要逼迫爸媽報名,爸媽賺錢很辛苦的,這種錦上添花絕非必需品的東西,不要給爸媽太大經濟壓力。
 
  對于畢業(yè)要直接找工作的同學,大二要好好學習好好考試,能考99就不考88,拉高G點。從大二暑假開始找實習,大三全年都主攻實習。如果你堅持不懈的關注并操作一年,結果不會差的。但是萬一的萬一,一直到大三暑假,都沒有找到實習,其實我不太信這種現象,如果這種現象出現,肯定是你的方法有問題,比如找實習的渠道或者你的簡歷,這個關注公眾號看我關于簡歷、面試的文章,不在這里討論了。萬一沒有找到的情況真的發(fā)生了,那么應急性的參加就業(yè)培訓,或許有幫助。鍛煉溝通技能的workshop也可以考慮。無法真切的去企業(yè)里體會,就多聽聽過來人講目標企業(yè)的真實情況,花錢買信息。
 
  這里強調下workshop的鍛煉:對外經貿這種每門課都要分小組討論做匯報的學校不是特別多,如果你在大學課堂上小組討論、presentation接觸的不多,恐懼上臺發(fā)言,那么沒辦法,真的只能花錢買服務了。你付費,讓別人把一群學生湊在一起,在有導師指導的情況下,大家一起做案例討論案例分析,把你在ACCA上學到的案例分析方法實際演練出來。這種學校無法提供土壤,要靠自己找渠道練習的workshop越早接觸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