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銀行落戶幕后:上海險勝新德里
  博弈一年終有果:印度獲首任行長提名權,維持話語權均勢
  7月15日的巴西福塔萊薩,在金磚銀行沖刺落地的最后時刻,印度仍然希望將總部放在新德里。但在俄羅斯和巴西的支持下,總部選址最終定在上海,印度則獲得了首任行長的提名權。
  就在這一天,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CRA)于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期間正式建立。兩大合作機制的誕生,也打造出“微縮版”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盡管要到2016年才會正式投入運作并開始放貸,但金磚銀行的落地,還是引發(fā)廣泛關注。根據《*9財經日報》獲得的《福塔萊薩宣言》,金磚銀行初始核定資本是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是500億美元并由各創(chuàng)始成員國均攤。
  復盤金磚銀行誕生歷程
  從胎動到落地,金磚銀行的誕生歷時兩年,其中既有多邊合作,亦不乏雙邊博弈。
  巴西貿易與投資促進局北京辦事處首席運營官于醒虎昨天告訴《*9財經日報》記者,金磚銀行的籌備主要由各國的財政部門牽頭,外交部門也會參與。
  根據公開資料,成立金磚銀行的想法是在2012年3月的第四屆金磚國家峰會上提出的。2012年12月,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首屆金磚國家經濟形勢研討會”上表示,金磚國家正在研究成立發(fā)展銀行的可行性。
  2013年3月,剛接任財政部長的樓繼偉在南非德班金磚峰會后表示,金磚銀行的推進“需要整合各方利益,共同來完成”。樓繼偉還說,有的國家有需求,有的覺得跟自己關系不大,中國應該多發(fā)揮作用,“形成共識,不要試圖想說服誰,這是國家利益。”
  財政部信息顯示,金磚國家財政部門自2013年8月正式啟動成立金磚開發(fā)銀行的談判,共舉行了7輪談判。發(fā)布這一信息的是財政部國際司,它被外界視為參與金磚銀行前期籌備的一線機構。
  從這一刻開始,關于中印博弈的報道開始見諸報端。有印度媒體報道稱,中國建議將總部設在上海,并有意以更高出資比例提高貢獻,由此對銀行的相關事務有更大掌控權,這使新銀行成為博弈焦點。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朱杰進對《*9財經日報》表示,印度一直希望金磚銀行總部落戶到它那里,當時提了條件,包括平均分配股權,因為這直接涉及到話語權大小的問題,這個中方本來不同意,但最后讓步了,敲定五國均等出資。
  事實上,就在本屆峰會的《福塔萊薩宣言》即將宣布前的沖刺階段,各方在一些技術性問題上仍然糾纏不休。
  就在會議前一天,印度在銀行總部選址上還十分高調,希望將總部設在新德里。金磚五國印度理事會主席坎沃(Onkar Kanwar)在接受《*9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金磚銀行的建立能讓我們五個國家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銀行中每個國家都應該有同樣的投票權??偛吭谛碌吕锔线m。”
  “我們知道本屆峰會必須要有關鍵性成果,但印度等國在一些技術性問題上糾纏不休,其實還是給參會者很大的壓力。”一位接近談判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當時甚至有人猜測新銀行可能要再等一年落地,不過最終中印雙方峰回路轉達成協(xié)議。”
  北京時間7月16日面世的《福塔萊薩宣言》最終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規(guī)定新銀行總部落戶上海,新行長由印度人擔任。
  “這是一種妥協(xié),其實也在預料之中,印度新任總理在國內被冠以民族主義稱號,而且這是其在國際舞臺上的首秀,印度國內對金磚國家峰會上中國和印度的表現(xiàn)都非??粗?,印度勢必要取得一定成果,至少總部和行長要有其一,其實對于上海作為總部,除了印度之外的其他國家均沒有太大異議,但印度希望借此作為籌碼來換一個比較體面的地位,在面對與中國的談判上,印度國內非常敏感。”上述接近談判人士表示。
  對于最終成果,朱杰進對本報分析稱,根據協(xié)定英文版,現(xiàn)在這個銀行的名字叫新開發(fā)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我對這個很驚訝。這個名字是印度人的主意,印度說這個錢不僅貸給我,還要貸給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因為對我們來說,畢竟是金磚國家弄出來的,如果把金磚這個字眼拋開,就是一定要淡化金磚的色彩,只是強調這是個新的開發(fā)銀行”。他認為,這是除出資比例外,中方做出的另一個讓步。
  另外,中印以外的其他三國也獲得了自己的“角色”:非洲區(qū)域中心將設在南非,首任理事會主席將由俄羅斯提名,首任董事會主席將由巴西提名。至于行長的輪值順序,則是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和中國,換屆周期為五年。
  最終在博弈一年后,金磚銀行正式落地。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中,中方強調了各方的“團結合作”以及“互諒互讓”精神,于醒虎也不認為中國和印度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競爭,“金磚銀行是大家合作,大家都是贏家”。
  詳解金磚版“世行”與“IMF”
  就功能設計和發(fā)展愿景來看,世界銀行正是金磚銀行的模板,后者的誕生有其增強新興市場存在感的主觀愿望以及增加資金支持的客觀需要。
  成立金磚銀行的最直接動因,是為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提供融資支持。長久以來,以世界銀行為代表的國際多邊開發(fā)銀行話語權由發(fā)達經濟體把持,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正值大興土木的投資時期,但資金獲取渠道存在瓶頸:一是投資項目一般周期長、回報慢,商業(yè)銀行并非完全支持;二是不少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收入增速不斷提升,已經超越了世行扶貧的門檻。
  巴西總統(tǒng)羅塞夫在金磚峰會上的講話中也暗示現(xiàn)有金融治理需要完善。本報記者從巴西官方獲取的羅塞夫講話稿顯示,金磚銀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融資提供了新的選擇,由此彌補國際主要金融機構的信貸不足。
  對于金磚銀行的惠及面,于醒虎預計,它不只是協(xié)助金磚國家,也可以協(xié)助整個發(fā)展中國家。他同時表示,來自金磚銀行的貸款未來會有利率優(yōu)惠,1000億美元的規(guī)??赡軙谖磥磉m時擴容。
  另一方面,與金磚銀行一起落地的,還有比照IMF設立的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其初始承諾互換規(guī)模為1000億美元。各國*5互換金額為中國410億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各180億美元,南非50億美元;但這部分資金除非成員緊急需要注資,其他時間仍然存放在各國央行[微博]的儲備賬戶中。
  IMF在救助方面嚴苛的條件曾經使得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錯過a1救助時機,而建立新的救助機制就是為了給金磚國家和新興市場提供除IMF之外的另外一種救助機制。
  對于兩大機制的成立,西方輿論普遍認為可能挑戰(zhàn)原有的世界銀行與IMF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這兩大布雷頓森林機構的*5股東國均為美國,其中世行行長長期由美國人擔任,IMF的*10否決權也屬于美國。
  但金磚國家對上述兩個機制的定位,始終強調的是“補充”而非“挑戰(zhàn)”。
  有接近金磚國家談判的中國學者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大機制是為避免傳統(tǒng)機制在某些時間點失靈,給相關國家的經濟運行帶來困境,或者說是金磚國家集團乃至以后的新興市場開展自助的金融制度安排。
  新華社昨日也評論稱,從現(xiàn)有信息看,兩大機制不僅規(guī)模遠小于世界銀行和IMF,且業(yè)務范圍較為局限,更多的是對現(xiàn)有機制必要、及時和有益的補充。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